总结:自我表征的个体差异
(摘自《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第三卷第9章【自我】)
个体差异
有关自尊应该被认为是一种状态还是一种特质的话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目前验证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和变化性的主要手段,是对自我评价稳定性和可塑性的个体差异进行研究。Kernis 及其同事就此话题对成人开展了研究。根据这些研究者的发现,某些人的自我评价更稳定,另一些人的自尊则更容易出现短期的起伏。后者表现出对评价性事件更高的敏感性、更高的自我卷入(对比任务卷入)、更关注自我评价并对自尊的社会来源过度依赖。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有意识认可镜像自我取向(他人的赞同决定个人的自我价值)的个体,其自我价值会出现更大的起伏。此外我们推测,其中的发展前兆可能包括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不一致赞扬或有条件赞扬。Greenier 等也猜测,不一致且控制性的反馈会损害稳定价值感的发展。
我们的观点与 Kernis 更加吻合,我们认为,个人的自尊究竟是持久稳定的(特质),还是波动起伏的(更像状态)这个问题可能是具有误导性的。我们认为(根据一系列研究),自尊(或自我价值)这一构念本身既不是一种特质也不是一种状态。事实上,对某些个体来说自尊是稳定的,而对另一些个体来说自尊是易变的。我们的这一观点已经在对青少年小学升中学的转换期的自尊研究中得到证明。正如前文所述,有些学生的自尊得到了起提高,有些学生的自尊出现了下降,而第三组学生的自尊保持稳定。我们将自尊的变化或稳定联系到能力/重要性关系(James 提出的)以及社会支持(Cooley 提出的)的稳定性或变化。也有研究者将自我价值在转换期间的变化与稳定性问题联系到成功应对中学挑战的能力。
我们在第二项研究中了解到,某些青少年的自尊在数月内都没有出现任何短期波动;而另一些青少年则报告了相当大的不稳定性,原因可能在于他们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
我们在第三项研究中发现,自我价值会因不同的关系情境发生改变(我们称这一概念为“关系自我价值”)。绝大多数的青少年表示,他们的自我价值水平或自尊水平会因为与不同的人在一起而发生变化——与父亲、母亲、女性同伴或男性同伴。
总而言之,我们发现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中(第一个研究)、相对较短的时间段中(第二个研究)以及不同的关系情境中,有些个体的表现更像特质,而另一些个体的表现更像状态。因此,特质和状态的属性取决于个人,而不在于结构本身。
人格领域的研究需要能够鉴别相对稳定的特质,那么将自尊定义为既非特质又非状态的概念会不会招致对人格研究的质疑?未必。许多深思熟虑的研究者也提出了同样的质疑。Hair 和 Graziano 在他们最新的研究中对自尊和大五人格特质的稳定性进行了检验,他们的纵向研究对象是初中升高中的学生。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特质(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意识,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在转换期间的稳定性明显高于自尊。大五在性质上明显更接近特质的概念定义。相比之下,一旦相关原因改变,自尊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其保持稳定性的条件是这些原因不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