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也有经济学?知道了这几点,再也不用担心月底攒不下钱
未命名设计.jpghalohalo大家好, 生活处处经济学,我是元仔.
最近身边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我总是存不下钱,总感觉发的工资也不少,但是经过不到一个月时间就会只剩下不多的钱,甚至经过几个月回头再看,这段时间没有存到什么钱.
我问他,那你自己觉得你是因为什么存不下钱,(人设本来就是这样?我就必须是一个新时代存不下钱的90,甚至00后?come on,少来,一定不是,别担心,大声说出你的原因,钱都没了,还怕啥啊),她说是自己啊,每次都会在各种各样的途径看到一些优惠打折的活动,今天商场满1000见500,明天满5000送7000,一来二去,钱就这样愉快而幸福的花在了优惠上头.
觉得自己一直在省钱,结果越省越穷,还成了月光.
虽然,这个朋友的情况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是遇到优惠打折,越想省钱却花了越来越多的钱,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消费境况,
明明说好决不让放开掏裤兜的手,但是现实说过,有誓言还不够!(剁手状,让你丫不听话).
这不怪你,怪只怪商家的套路太深!
虽然素未谋面,但是这帮老哥正在研究的都是你在买东西时候会怎么想,怎么才能让你掏钱,
还专门给这些心得气了个正经的名字,叫消费心理学.
这消费心理学第一招,叫 心理账户
没错,就是在心里的账户,可以往里存钱,也可以取钱,甚至有时候可以透支
话说啊,老杨是个老直男, 几百年都不来商场这么一老哥,路过一家女装店,目光这么悠悠忽忽瞟了一眼就准备扭头走人,但他发现店家的一句广告语挺有意思,大概是这么说哈:'天冷了, 买双手套,送给心爱的她.
一看广告,老杨开始浮想联翩,想起了和自己一起吃鸡的队友,小红. 老杨一想,买双手套呗,虽然自己不用,但是送给小红,还是很好地,再说小姐姐有这么好看.
你看看, 同一样东西,虽然 自己不需要,但是换个理由就有了想买的冲动,这就是心理账户,大家花钱都有很多目的,对于不同的目的,给出的花费也不一样.给自己花,是生活的成本,舍不得.给女朋友或者媳妇买,是情感投入花的值
第二个套路就更高级,叫 比例偏见
还是刚才啊,老杨虽然想买,但是这么多手套,买哪一个,又开始纠结,这叫选择恐惧症,也是个生活经济学的点,我们后面的视频再聊
老板一看老杨这么墨迹,立马说这款800的有活动,加一块钱,送围巾.
一听有活动,老杨对这双产生了兴趣, 很多人觉得,不就是买一送一吗? 其实没那么简单,
其实在大家心里都有个小算盘:不喜欢数值,更喜欢算比例 :
比如,平常50块钱的东西,如果贵了10块钱,就很快能觉得贵,这么明显
但是如果你买个车,10万的车经销商加了100块钱,你却很难发现 ,甚至发现了,都觉得无所谓,不就10块钱吗,老子买的可是车啊,你看看,人对于比例的敏感是远远大于数值的
老杨面对的也是一样,如果直接买一送一,围巾是送的,你一定会觉得这是个便宜货,或者 手套挣了很多钱.
但是加一元换购,你就会拿一元钱和围巾比,哎呀,太划算啦.
结果老杨,买了帽子还花一块钱买了条围巾,简直划算的不行.
但你回头看看,这明显就是被套路了,但是我们在购物的时候,总还是会做这样捡了芝麻赔了西瓜的老杨.
归根结底,我们都需要理性消费,但具体怎么操作,因为层出不穷的商业环境和套路营销,这里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式,但至少我们知道我们想要什么, 不要被商家的福利和优惠诱导,走上一条越省越穷的套路.
今天我们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生活处处经济学,我是元仔,如果你喜欢我的视频,记得关注和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