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习惯,特别喜欢看坏人遭报应
我这个习惯其实是小时候看电影看出来的,那时候好多电影都是讲好人打坏人,正义战胜邪恶,虽然有时候过程很曲折,但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皆大欢喜。
小时候养成的习惯,长大了不容易改,这就像很多人小时候喜欢吃的东西,长大了,乃至于老了老了,哪怕身在他乡,
也忘不掉那一口记忆深处的味道。
不过这个习惯挺让我难受的,因为现在的电影都比较新颖,当然这也是迎合大众口味的发展,好人和坏人的角色有时候不看到最后真是分不清楚,其实这里面的原因我也明白,时代不同了,事情的发展要遵循这那那这的要求,要遵循七七八八的条件,这样电影才能拍的符合主流人群的口味,只要他们评价精彩就行,
毕竟精彩了,才有钱赚嘛。
虽然如此,现在的电影里总是少了一些味道,我以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童年滤镜”,老想着好人和坏人在博弈的过程只是曲折,
而不是突然在某一时刻“变味了”。
但是后来我发现有点不对头,因为现在的电影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的表现形式和我以前受到的教育有些微妙的差别,这让我感到了我和那些电影的距离越来越远,我和很多喜欢看那些电影的人的距离也变得越来越远。
我感到很害怕,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哪里出了问题,可无论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其实我这个人的价值观很简单,惩恶扬善,好人有好报是我的心愿,现实的残酷我也能接受,尔虞我诈的现状也并非无法适应。
直到后来,我渐渐发现了我的问题所在。
起初这个问题,我以为是童年滤镜的关系,这个想法对于电影的发展来说可能有点太幼稚了,毕竟电影要给人一种特别曲折的感觉,情节曲折起伏,关系“抑扬顿挫”,总之一切必须要先乱,然后渐渐梳理起其中的脉络,这样才能让观众有一种参与感,有参与感才能有共鸣。
但是我发现,其实这不是我的童年滤镜,而是我的现实愿景。
现实愿景,我觉得不是现实什么样愿景就是什么样,愿景对我而言是一种对生活状态的延伸,这个延伸本身是有倾向性的,比如我的收入不高,那么我的愿景肯定就要跟收入有关,多赚些钱,多有一些赚钱的机会,这就属于“基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现在的电影有一个特点,就是围着生活转圈圈。
这个转圈圈,有时候转的特别快,一转快了,看的人晕,演的人我觉得也有点晕,晕晕乎乎之间,好多东西就被颠倒了很多次,比如电影里剧情的发展,白的变黑,黑的又变白,
白里透着黑,黑里又藏着白。
又比如我看过一些现在拍的剧情片,我以前理解为这种剧情片可能会把角色脸谱化,但是现在这种电影好像把很多脸谱化的东西刻意丑化了。
不是放大,而是丑化。
丑化是什么效果呢?比如质朴的东西,肯定会掺着一点“书读的不够多”的暗示,又比如明确的东西,会带着点“因为兜太干净”的因素,这就像我刚才说的,白的东西里面不加点黑就说不过去了,而且这种黑,
有的时候黑的很“匪夷所思”。
这种转圈圈的感觉让我很不舒服,但我也看到有些人对这种剧情的改变拍案称绝,也有些人不怎么发表意见,
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猜他们可能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
在我写下这段文字之前,我跟一个看电影看的有些魔怔的朋友聊到这些内容,我那个朋友听完哈哈一笑,说我看电影的悟性太差了。
我问他,你凭啥说我悟性差?
朋友说,其实以前的老电影也有很多情绪化的东西,只是以前没必要说的那么隐晦,直来直去,或者直接给你弄一个情节你看就完事了,现在就得含蓄点,含蓄也不是白白浪费情绪,含蓄的情节往往里面加的黑白元素更多,这样你看完了你才能有回味感。
我说,你能不能再说的直接点?
他说行,以前的电影就是很直接,现在么,有些得委婉一点,不委婉不行。
我说凭什么不行,不委婉没人看呗?
他说不委婉,看的就不热闹了。
他这样一说,我仿佛之间豁然开朗,于是乎我很真诚的表扬了他,
我说我一直觉得你看电影看的太魔怔了,没想到你看的这么透彻。
他也到爽快:
“废话!”
“不魔怔一点,哪有资格看电影看的这么透彻呢?”
我不太理解魔怔和资格的关系是什么,魔怔了,才有看透彻的资格吗?
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看个电影而已,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不看呗。
所以在我意识到现在的电影确实不太适合我的时候,我就渐渐戒掉了在电影中寻求满足感的想法了。
后来,我看了短视频,看了一些剧,看来看去,好像电影给我的那种阴霾感始终挥之不去。
也许有些朋友会说,那你干脆看看那些你以前喜欢的老电影不就得了?
是啊,老电影固然很有味道,但这老电影看多了,就容易有依赖感,
依赖感太深了,就有点容不得现在的电影水平了。
诚然,我也不是什么影评人,要讨论起当今电影的情节有什么深远影响之类的,我确实没那些专业人士那么能掰扯。
而对于曾经的习惯,我也没打算放下,或者说我也确实没有什么可放下的理由,
毕竟,看着坏人遭报应这件事,
真的挺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