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腾的夜

2023-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rudywang

最近睡眠时间都在十二点,或许在一个相对更清静的环境里,更容易睡着吧!我也习惯性每到这时候就睁不开眼,一闭上眼就进入了梦想。

但突然传来的鞭炮声,又把我炸醒了,我条件反射的翻身起床,又马上意识到没什么事情,也就深呼吸一下,开始留意外面到底是什么。鞭炮还在继续,随着鞭炮同时响起的是唢呐声,我才知道很大的可能性,是某家在办丧事。我只是暗暗叫了声倒霉,就再度闭眼睡去。

最近每天都是在早上六点钟醒的,而今天早上却是五点半就醒了,唤醒我的还是唢呐声,那哀怨的曲调伴随着一个唱着民间歌谣的声音从窗外传来。我只是隐约记得,在睡前好像听到过,当时太困,没太注意,现在听起来格外清晰。

如果有人半夜播放歌曲或者调大音量,故意扰人清梦,肯定会招来一大堆唾骂声,但对于这样的丧事,大家都还是抱着宽容的态度的,即便是影响到了周围人的休息,大家只能忍受。在逝者为大的习俗里,没有谁能多说,只希望这事能快点过去,当然,也寄希望于主人家能尽量小点声。

这主人家倒也算是知道情况,除了无法控制的鞭炮,其它的乐器和唱歌声,都不算太大声。想我这样瞌睡不算太大,夜晚也还警觉的人,倒是没受到多大影响。相信除了低层的和附近的居民会被吵到之外,多数人都还是能忍受吧!

关于风俗,那是祖先流传下来的,既体现了文化上的传承,也是对离去的人的一种肯定和尊重。来人间走这一趟实属不易,若没有缘分,不会出现在彼此生命力,也就不可能一起走那么一段或长或短的路。这样去告别一个相遇的人,用这样的方式,对那个离去的人的缅怀,对他这一生所走过的路来一场追思,也体现出了一种爱。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送别离去的人,总还是伤感的,依依不舍的。相聚短暂,时光易逝,在分别的时候,只能用这个仪式来追思和悼念,也愿在天有灵,那离去的人,在遥远,或者不太远的地方,能看到。

相比多年前,现在这样的氛围倒是减轻了不少。记得我当年上学的时候,街道还没有如今这么宽阔,车辆也少,那条主干道都是柏油路,在路边时常会看到有地方搭起了白幡,里面有很多民族乐器在演奏着。但大家都只是好奇的看两眼,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大人也告诉我们不吉利,尽量不要在那种地方逗留。

当然,人家主人家貌似还希望有些人气,或许是没有更好的方式招待客人,就在某处租用了别人的录像机或者影碟机,有了这些装备,全天候播放大家喜欢看的影片,也总算是给丧礼现场增加了一些“流量”。有些闲来无事的人,会冲着看电影在现场呆很久,即便是冬天,也有人冒着寒冷,看上大半夜。这些事情,现在想来,倒也有趣。

如今,到处都在提倡移风易俗,有些习俗不仅是不提倡,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老一辈人渐渐离世,已经越来越少见了。那些隔三差五总会听到的唢呐声,这时候听起来,都有些陌生了,那种带着哀怨的小调,也成了久远的记忆。或许有一天,当这样的乐曲再次出现在某一盘记录民间文化的视频里时,会有人告诉后人,这是古人的丧葬文化,如今失传了。他们或许会带着猎奇的眼光看看,然后一笑而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