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有一种爱,叫父母之爱
《世界上最爱我的人》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通过父母与子女的亲情,讲叙了一个游走于道德与犯罪边缘父亲和一个生活诘据的单身母亲抢救自己女儿的故事。
两个同龄的花季少女,都是身患绝症,性命垂危,两个家庭的父母倾尽所有,努力挽救自己的孩子,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父母之爱。
01母爱如海
影片的开头便是江晓鱼在舞台上表演,弹奏钢琴时突然发觉自己的手指不灵活,女孩冷静地坚持弹奏,表演完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学校运动会上,眼前即将第一名的江晓鱼,突然晕倒了,被老师送到了医院。
江晓鱼,一个如此优秀、美好的女孩,她是同学眼中的学霸,而且钢琴已过九级,她更是妈妈的骄傲。
当医生告诉母亲欧立春,孩子得了癌癌很危险的时候,母亲立刻泪流不止。
她打电话给孩子的亲生父亲,希望他能回家看看女儿,可是得到的却是对方的冷漠与无情。
单身母亲与主治医师商量孩子的病情,但是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女人流着泪,坚定说:“我不能让我的女儿等死。”
她立马去找房产中介要把自己的房子卖掉,得知自己的房子很难卖掉时,她又不得不想到了自己父亲的老房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一边是父女亲情,一边是母女亲情。母亲欧立春忍着内心的巨大痛苦,将半瘫的父亲送去养老院。
为了给孩子治病,母亲到处借钱,甚至是高利贷,因为还不上钱家里被泼油漆。
后来,女儿的病情加重。
当看晓鱼被人劫持,晕迷中还在叫着爸爸后,欧立春找到丁一鸣,拿出了自己已经签了字的捐赠协议书,她也是RH血型,她愿意捐出自己的心脏给丁雁。
但她要求丁一鸣给她足够的钱,多得可以让女儿江晓鱼的亲父亲愿意从国外国来照顾晓鱼。
如果说世界上有那种爱是宽大无边的,我想那应该是母爱吧。
母亲的爱,就像大海,包容着孩子的一切,给予孩子一切,愿意为孩子献出一切。
02父爱如山
丁雁出生时母亲就难产去世,与父亲丁一鸣相依为命的生活,是被父亲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
可是女儿一出生就患有心脏病,因为是大熊猫RH血型,太稀有了,很难找到可以配套的心脏。
父亲丁一鸣,为了女儿可以倾尽所有。
在医院里给女儿打造了一个专属的花园,女儿的房间布置了最先进的医疗器械设备,每天24小时有双人守护。
当他知道江晓鱼也与自己的女儿一样,也是大熊猫RH血型时,确实心动了。
他曾想等江晓鱼去世后偷偷摘了心脏换给自己的女儿,可是,看到女儿与晓鱼在一起的快乐,他止住了。
他要女儿快乐。他愿意负担江晓鱼的全部医疗费。
小鱼病危,当医生说她只剩七天时间时,杨叔去杀江晓鱼的时候,被丁一鸣阻止了,他说:“如果有一个人要为了雁子去死,那个人不应该是晓鱼,也不应该是你,而应该是我,我才有那个资格。”
后来,丁一鸣明知危险,依然去国外的地下黑市交易心脏。
丁一鸣拿到心脏就赶到医院,让医生救治女儿,全然不顾自己的伤势,守在手术室外面。
因为箱子破了,心脏进了水,丁雁病危。丁一鸣在女儿病床前,告诉女儿他一定会救她,就算救不了,他也会陪着女儿,让女儿别怕。
人世间还有比这样的爱更高大,伟岸吗?
什么是父爱如山?
我想丁一鸣对丁雁的爱,应该就是父爱如山吧。
03 父母之爱
父母也是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可是为了孩子,他们可以化身超人。
丁一鸣,欧立春都是如此。
这部电影也告诉了我们,孩子的不幸通常来源于家庭。
江晓鱼住院期间,一直念念不忘亲生父亲,渴望着死之前能见到爸爸。
晓鱼被劫持的时候,丁一鸣上前解救,孩子把他当成自己的爸爸,晕迷前还叫着爸爸。
晓鱼病危,已经失明,非常想见父亲的两个场景真的让人泪目。
场景一:
“妈妈,爸爸会来看我妈?”
“会,”母亲泪眼婆娑地回答她,“他已经买票了”。
“那你告诉他,我只记得他的手很大。”
“你自己告诉他呀。他马上就来。”
场景二:
丁一鸣走进房间,看望病危的江晓鱼。
“爸爸是你吗?”女孩伸出手,想去触摸期盼已久的父亲。
“你的手还是那么大。”女孩欣喜的牵起父亲的大手,由衷地感叹。
“我真的好想你啊,好想你。”
“你怎么不说话?”丁一鸣心疼地看着脆弱的女孩,不敢出声,怕打破女孩的幻想。
“你抱抱我,好不好。抱抱我。”
“我好害怕。”
“好害怕我还没看见你就死了。”
“爸爸,爸爸。”
“你为什么不要我了?”
“没有。”丁一鸣握着女孩的手,拥抱着孩子,沉声应着。
“爸爸从来没有不要过你,从来没有。”
终于,女孩如愿地在父亲的怀中告别了这个世界。
看了三遍,我流了三遍的泪。
江晓鱼从小就被亲生父亲拋弃,临终前只是想见见父亲,得到父亲的一个拥抱,这样一个小小心愿却不能如愿。
父母之爱对于孩子来说,无异于他们的全部,因此,他们会渴望父爱和母爱,渴望一个完整的家庭,渴望圆满的父母之爱。
最后,点赞+关注,愿成年的你我,认真、谨慎地对待生活,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给孩子一份圆满的父母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