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中作文从40+到50+?血泪经验
我记得我高一的时候作文最低的一次考了41分,然后被语文老师当众点名批评,因为那一次我作文没有写完,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导致速度非常慢,通过正确的方法,等到高三的时候,我作文也能够上50+(不搞虚的,完完全全是干货,看不了吃亏,看不了上当)
作文大纲 实操
第1步
要审清他的那个材料的主旨意思是什么,抓住关键词进行理解主旨大意,理解核心的主旨意思之后呢,就可以进行拟写标题,标题的话,嗯,最好用的就是那种对偶句比较好,可以学会化用呀,引用呀,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能够吸引到阅卷人的眼睛。
第2步
还要注意他的一些限制要求,比如说他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呢,但是像我们这边的话都是写议论文的。所以我着重讲的就是关于议论文的作文方法。还有就是每一种文体,它的格式的要求。常写的话,比如说书信体啊,最后的他那个此致敬礼。此致需要空两行,然后敬礼不用空两行。还有最后的那个名字和日期,记得之前我们班就是经常有人喜欢搞混,然后我记住话是因为我就记住了一个作家的名字,好像是叫明前茶吧。谐音一下就是名字在前面嘛,所以说日期就在后面,这样的话就不容易搞混了。有时候用一些那种联想记忆,其实真的不容易忘而且很高效。还有演讲稿的话,最后的话就是必须要写,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话就是必须要注意个人意识,因为他一般都会问,你会有怎样的想法?等等诸如此类的文体,他们各自的要求,一定要去注意。
第3步
开头的话(150~200字),要把自己的观点清晰的引出来,点名标题,快速去亮明自己的观点,开头也可以引用一些金句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语文素养。也可以提前去想一些和结尾相照应的话,这样的话可以让自己文章的结构性更强。
中间段落(600左右)的大纲拟写,可以用一个大括号给它括起来,一般的话就是分三段来写。常用的话,可以是并列式的,也可以是递进式的。一般来说并列式的更简单一些。
并列式的我们最常用的就是“汉堡包法”,以中间的某一段来说,汉堡包的第1层是首先单独起一句为一段,来进行简短的写出自己的分论点,可以自己写那种对偶句,或者引用诗句,形式可以自由选择。最好就是和其他两段的第1句格式一样,有整齐感,让人赏心悦目。第2层就是对拟本段的分论点进行一个概括总结,相当于就是对分论点进行一个阐述,然后来引出下文。第3层是进行分论点的论证,论证方法最好是多种多样。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第4层是再对本分论点和总论点进行总结呼应,要不断的去重复自己的论点,让自己的文章主旨鲜明。我们当时学的时候是五层,但是我个人觉得四层更好一些。
中间的三段就按照这种形式来写就应该OK啦!
递进式的话,个人觉得简单一点的话,可以用,首先,其次,最后,以这样的开头来写三段。但是想更有一点文采的话,也可以用具有递进关系的对偶句,引用句啥的。递进式的话,我觉得更考验一个人的思想,更需要费一些脑子,要注意各个分论点的关联性,能体现一个人的思辨性。
第4步
一般是在第5段的时候,可以联系一下社会事实,联系一下社会热点,更具真实性,联系一下我们青年学生该怎么做?这是我当时研究高考作文的时候发现的,这更有利于去提升我们文章的深度,体现了我们学生的社会关注感。
第5步
最后的第6段要与首段进行呼应,总结自己的观点。还要写出那种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什么的。(第5段和第6段加起来大概150字就可以了)
上面阐述的是在你写大纲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这是我们资深的语文老师传授的,事实证明,它就是容易得高分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原创,侵权必究,转载须获得本人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