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类方
2019-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如一中医学堂
徐大椿归纳《伤寒论类方》为12类,其中主方11类。主方中有桂枝、麻黄、葛根、三类治太阳病(表证),以汗为主;柴胡类治少阳病(半表半里证),以和解为主;承气类以下为主;理中汤、四逆汤以温为主;白虎汤、栀子汤、泻心汤类以治热为主;五苓散类以布津为主。此11类主方中无吐法。徐氏将瓜蒂散归入杂方。若不以桂枝汤为补剂,此11类主方中竟无无补法。
徐氏的类方是有道理的,我们且由各方适应证条文看其重要性。
桂枝汤证:共18条(不含霍乱篇1条)。
(有人统计桂枝汤证为25条或更多,是将属于桂枝证但未指明用此方或讨论桂枝方证的条文都计入。)
麻黄汤证:共8条。
小柴胡汤证:共17条。
大柴胡汤证:共4条。
栀子豉汤证:共6条。
大承气汤证:共20条。
小承气汤证:共7条。
调胃承气汤证:共8条。
泻心汤类证:共5方6条。
白虎汤证:共3条。
白虎加人参汤证:共5条。
五苓散证:共7条。
四逆汤证:共10条。
葛根汤证:共3条。
以上各方,将两柴胡汤归为一类,三承气汤归为一类,两白虎汤归为一类,即徐大椿将伤寒方归为11类的10类主方。
总之,上述方剂为《伤寒论》中出现几率最多者。其中又以大承气汤最多,其余依次是桂枝、柴胡、四逆、麻黄、五苓、栀子、白虎、葛根、泻心等。它们共涉及约120条经文(中有交叉,故不足l20条),足示这些方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