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荣格是集体无意识的探险者。我们要探索非理性的人类,它不是由你的理性世界来掌控的,而是在你的非理性世界里。过去的千百万年当中人类的步履蹒跚,从无意识走向了意识,可是在20世纪的前20年当中,人类的意识又突然转向了无意识。与其说是回归,还不如说是在超越弗洛伊德。
这位人类无意识黑暗王国中进军的第一探险者,曾经公开声明:我并不是发现无意识宝藏的第一个人,我只是第一个发现研究无意识的科学方法的人。注意:他提到了“我不是第一个发现这个宝藏的,是第一个发现了研究无意识的科学方法”。
荣格是继弗洛伊德之后的又一大探险家。在自传当中,他把下面的话作为开篇:“我的生活是一部无意识的自我实现的历史。”如果说弗洛伊德自谦当中隐含着更大的自负,那么荣格的自负当中又无需自谦。从无意识当中生成意识,当然是人类的理性的跃进,从意识到无意识的再次的探索又何尝不是人类理性的新成就呢?
我们探访非理性的黑暗的世界恰恰显示了理性的强大的光芒:“人类理性的光芒永远无法穿透人类感性的茂密森林。”探索这个感性的茂密森林的世界恰恰显示着理性的强大的光环。发觉无意识的深层的宝藏,正是为了探索意识的倾向。荣格,首先是以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着称于世,也有人把它看作是上个世纪重要的哲学家和文学理论家。荣格于1875年出生在瑞士的康斯坦斯湖畔的凯斯维尔的一个牧师家庭。四岁时来到巴塞尔城开始学习。直到25余岁获得了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荣格呀,早年渴望成为一名考古学家,继而他对生物学、动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使他日后研究心理学将视野扩展到人类进化的史前时期。在转向医学专业之后,荣格还谈及到了哲学、宗教、历史方面的知识。1898年,他23余岁起,直到荣格的晚年,他对神秘主义的热情从未减退。他于1902年获得苏黎士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他的论文题目就是《秘术现象的心理学和病理学的研究》。论文强调了心灵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连续性,这是主宰他全部哲学的一个理论观点。
荣格最初从事的职业是苏黎士大学的精神病诊所,由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布莱博主持。作为一名医生,他一共干了9年。之后是大学里面的精神病学的讲师。然后致力于全身心的致力于私人开业。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关系也是很复杂的。起初由于荣格是精神病学家,有比较扎实的医学基础和生理学训练,还对精神分析都很感兴趣,可以说是和弗洛伊德一见如故,在后多年的交往中两人感情越来越深厚。但后来荣格对人类学考古学进行研究后,发现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论中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并且和阿德勒一样,受到了社会上的言论的影响后先后几次向弗洛伊德建议,把性本能、力比多改个好听的名字,便于精神分析更好地传播。但弗洛伊德认为,改了名字就抹杀了精神分析的精髓,一定要用性本能这个名字,容易让别人一下看到精神分析的实质。对此两人有了间隙,最终决裂了。
荣格一生著作颇丰,涉及的领域很广,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17年《无意识过程心理学》,1921年《心理类型》。
荣格在现代心理学史当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它关于集体无意识的学说体系,它影响远远超过了医学心理学的疆界。那么扩及到整个人文科学的领域的是型理论。
关于无意识的观念,荣格几乎是完全继承了弗洛伊德的,他也认为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大部分。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部分还可以细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荣格同他的老师一样强调无意识对意识的决定性,那么他指出意识不能自我创造。意识本身就是意识不能自我创造,意识本身来记下来,他是从未知的深渊当中涌出来的,在儿童身上,意识逐渐的觉醒。宝宝由知道他可以控制自己,到可以做计划,一直到对计划的执行,然后对自己的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的不断的壮大。什么是承诺?承诺就是不受环境影响。继续往前,坚持自己的就叫承诺。在孩子一生当中,意识逐渐就觉醒了,。在整个生命的过程当中,意识于每一个早晨从无意识出来。在状态当中,睡醒的深渊里边,觉醒起来。意识就好像一个婴儿天天从原始无意识的子宫当中诞生,这个是荣格在心理学和宗教著作中说到的。
荣格认为宗教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叫做个体无意识,第二个叫做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是紧接着在意识下面的一个心理层次,它主要是由个人的后天经验被压抑了然后被遗忘的内容所集聚而成。但是这个还不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最深层最私密的部分。在它之下还存在的一个叫集体无意识。
荣格一生当中许许多多重要的思想产生一样是无意识的。1909年,荣格同弗洛伊德关系还没有破裂,他们分别接到了美国的克拉克大学讲学的邀请。两个人同船前往美国,航行持续了7个星期,两个人每天是朝夕相处,彼此分析对方的梦。其中荣格的一个梦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它把梦的主人直接影响。
荣格之梦:荣格梦见他处在一所陌生的房子里,房子有两层,他在上面一层,那里是一个沙龙,有一些古旧的家具,墙上挂着几张珍贵的古画。他很惊讶自己会有这样一间房子。接着他便想到自己还不知下面一层是什么样子,于是走下楼梯来到底层,这里一切都更加古老,他觉得室中的布置是中世纪的,地面用红砖铺成,到处都很黑暗。走进一个套间,他无意中发现一扇厚重的门,打开门,看到有一楼梯通向地下室,顺梯而下,便又来到一个看上去极其古老的、美丽的圆顶房间,从那墙壁的砖石,他辨认出是属于罗马时代的。他好奇心更加强烈起来,仔细审视地面,在一块石板上看到一个环。拉住环将石板抬起,再次看到一个狭窄的石阶梯向下通向深处。荣格这个梦里又顺着向下走,进入到一个低矮的石洞中,地上积着厚厚的尘土,尘土中四散着骨头和破碎的陶器,好像原始文化的遗迹,看到了两个头骨,十分的古老、久远,他正在看这两个头骨,正在端详的时候,梦就醒了。弗洛伊德的分析是他盼望某两个人死去,荣格为了讨好,便说头骨象自己的妻子和一位亲戚。荣格自己的解释是:“我很清楚好房子代表着一种精神的意象,就是说,代表着我当时的意识状况以及到那时为止的无意识附属物。沙龙代表意识,它虽然古色古香,却有人居住的气息。下面一层代表无意识的第一个层次。我越往下走,那景象就变得越怪异和越黑暗。在洞穴中,我发现了原始文化的遗迹。那就是在我自身之中的原始人的世界——一个几乎无法为意识所达到或照亮的世界。人的原始心理邻接着动物的灵魂的生命,正象史前时代的洞穴在人占有之前常常居住着动物一样。”这个梦为他提供的启示是,它指出了文化史的基础——意识的不断积累的历史。这就是集体无意识。
在经历这个梦之后,荣格心中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弗洛伊德心理学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下呢?他属于人类思想的哪一种范畴,他的几乎是独断的个性主义,同普遍历史假说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个梦为他提供了答案。他指出了文化史的基础意识,不断积累的历史,梦的内容就暗示了人类心理的一种结构层次。那么它的基础的层次完全是非个人的,也就是说在某个人的心理底层,积蓄着来自史前时代的很多信息。荣格后来把这个深层心理现象命名为集体无意识。
他在无形当中把我们同远古的祖先联系在了一起,把现代文明的精神生活同原始人的生活思维方式、感受方式,联系在一起。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家族文化传承呢?就是我们要进行有意义的对这个文化进行提炼。那么这个概念在刚提出的那个年代就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误解,为此荣格在1936年的一次以集体无意识概念为题的演讲当中对他进行了进一步的鉴定。他说,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它可以依据下面的这个事实同个体无意识做否定性的这个区别。它不像个体无意识那样的依赖于个体经验而存在,因而它不是一种个体的心理。个体无意识主要是由那些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遗忘压抑了从意识当中消失的内容构成的,这些内容是经验。集体无意识,它的内容却不在这个意识当中,因此从来不曾为我们个人所独有,它的存在毫无例外的经过遗传。个体无意识的绝大部分由情结组成。集体无意识主要是由圆型所组成。荣格强调说集体无意识这个概念,既不是推测性的也不是哲学性的而是经验性的。经验性的也叫非理性的。提出集体无意识构成人深层心理现象这个假说就是荣格的核心。
不过要证实集体无意识这个因素对人的想象,知觉思维的先天治愈作用就必须求助于原型。因为,集体无意识虽然遗传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当中。确实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原型则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可以得到具体的外化表现的基本状态。
原型又称作原始意象,它他总是自发的呈现在神话、童话、民间故事、宗教、冥想、艺术、想象、幻想和精神失常的状态,也会出现在儿童思维和成年人的梦里边。
荣格进而就提出了与佛洛伊德相对立的艺术创造观。在佛洛伊德看来呢,艺术和梦一样是个体无意识得以呈现的,荣格提出了创作的源头不是单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是远古人类社会生活当中的逐渐形成,经过世世代代的历史积累下来的典型的心理经验,是远古生活当中逐渐形成,经过世世代代的历史,积累下来的经典的心理经验。古代神话和伟大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超时空的魅力,能够打动千百代人的心,不是由于他们发泄了被抑郁的阴暗的心理而是出于他们所带有的原型带给我们祖先的感受,思索、快乐与忧伤,表达了超个人的深层次的心理能量。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是我们祖先的思考感受、快乐、忧伤和我们深层次的心理感受产生共鸣。为了说明原型和艺术创作的关联,荣格不止一次地举出达芬奇的名画《圣安娜与圣母子》。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画中的两个女性形象,她是艺术家个人恋母情结的表现,因为达芬奇儿时记忆中曾经有两个母亲。荣格反驳了这种片面的看法,认为画中呈现的是一种非个人的原型主题,那叫双重母亲以及与之相关的双重诞生的概念。古希腊神话当中的赫拉克勒斯也叫海克勒斯,是半人半神,为了长生不老过继给了他第二个母亲赫拉。埃及的法老为了获得这个神性就举行了第二次神秘的受孕和出生的象征意识。那么这种情景至今还保留在古埃及的神庙的壁画上,圣子基督也是重生的,在约旦和圣水的洗礼当中给予精神上的重生,所以我们佛教里边也有涅槃重生。包括我们学习也叫改变,也是一种重生。与此相联系的,天主教的礼拜仪式当中的圣水盆被称作为子宫堂。信徒的孩子在一出生之际就被赋予了第二个父母教教父和教母。那么所有的这些民俗的材料使得荣格能够充分地自信地就做出判断:双重诞生的原型在所有时代所有的地区都可以找到,他的普遍性正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普遍性的一个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