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姐姐的小客栈推荐书籍、电影……

推荐书籍——《围城》

2019-08-04  本文已影响2人  浅语轻说

原文发自公众号——浅浅姐姐的小客栈

文|云浅

图|网络

推荐书籍——《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主要是通过写男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归来后的人生历程,对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社会以及文化进行尖锐的批判

小说的故事线索并不明确,情节也稍显琐碎。然而,这些缺陷显然都被钱钟书先生那些满怀讥讽情绪的精言妙语给冲淡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感受一下先生在语言运用方面卓越的成就以及其独树一帜的观点。

01巧言妙语篇

1.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的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2.他所说的“让她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而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

3.这雨愈下愈老成,水点贯串作丝,河面上像出了痘,无数麻瘢似的水涡,随生随灭息息不停,到雨线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长毛。

4.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

5.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

02 情感婚姻篇

1.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最亲密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过,想到而已。

2.情敌的彼此想念,比情人的彼此想念还要多。

3.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资本了。

03 人性心理篇

1.要人知道自己有个秘密,而不让人知道是个什么秘密,等他们问,要他们猜,这是人性的虚荣。

2.水涸的时候,大家都不走木板桥而踏着石子过溪,这表示只要没有危险,人人都愿意规外行动

3.一切会议上对于提案的赞成和反对极少是就事论事的。有人反对这提议是跟提议的人闹意见。有人赞成这提议是跟反对这提议的人过不去。有人因为反对或赞成的人与自己有交情,所以随声附和。

4.在吵架的时候,先开口的未必占上风,后闭口的才算胜利。

5.说大话哄人惯了,连自己也哄相信——这是极其普遍的心理现象。

6.高松年事先并没有这番意见,临时信口胡扯一阵,经朋友这样一恭维,他渐渐相信这真是至理名言,也对自己倾倒不已。

7.不轻易开口的人总使旁人想他满腹经纶深藏着智慧,正像密封牢锁的箱子,一般人总以为里面结结实实都是宝贝。

怎么样,是不是又辛辣、又幽默、又一针见血呢?

不过,虽然钱钟书先生的文风如此,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个有“痴气”的人

他会在雨天脱了鞋装小青蛙,然后因为小青蛙在课堂上从鞋子里跳出来而被老师罚站。

他会因为大人们哄他,说他是南瓜成精后变成的南瓜精,而担心受怕。

他也因为英文好,而被派给在体育课上喊口号的任务。最后却也因为分不清左右脚,于两个星期后被老师罢了官。

他也时常玩“石屋里的和尚”,玩得不亦乐乎,忘乎所以。然而,实际上这个“趣味非凡”的游戏却只是一个人盘腿坐着自言自语。

……

这是不是可以说是有点反差萌呢?

《围城》这本书让钱钟书先生的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有考据癖的人也当然不肯错过索隐的机会、放弃附会的权力”。

大概是因为《围城》中的语言过于辛辣,讽刺意味过于强烈。好事者们便总也想找到小说中的原型,想满足自己的窥伺欲。

可是,正如杨绛先生在《记钱钟书与〈围城〉》中所说,“《围城》里写的全是捏造,我所记的却全是现实”

既然作者本人和作者最亲近的人都说人物均是捏造,都是作者本人在将许多人物的特征结合到一起后,再进行艺术加工形成的

那么,作为读者的我们又有什么好去“考据”的呢?难道你觉得你作为连旁观者都算不上的外人,倒是比当事人更清楚他们之间的事情吗?

原文发自——浅浅姐姐的小客栈

已声明原创,有意转载者私聊。

咳咳,是广告呀。

做公众号不易,望体谅,不喜欢就直接划哈。

推荐书籍——《围城》

是公众号的二维码呀(๑>؂<๑)

推荐书籍——《围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