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起号》关于运营的思考

2024-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王锦康

微观运营,是关于账号功能的应用。

具体包含如下这些常见功能:

留言功能。比如通过留言预告下一条内容;引导大家看之前的内容,提高账号关注度

账号名功能。比如账号名后面括号里写,收徒中、旅行版。

简介功能。

作品描述。在标题或正文中,加入“再一次”、“接上一条”、“终于还是”、“如果这次……下一次我会……”的描述,就是运营意识到体现

合集功能

直播预约功能

送礼排序功能。找小号,把头像设计成文字,比如“520”“超级”“大促”。

中观运营,作者的目的阐述地很清楚:

“不需要进入你的主页浏览”“没有看你下一条内容是什么”,只通过当前的内容,就能知道“你的定位明确”“你的价值稳定”“你的下一条内容会更精彩”,以此提高账号的关注率,增加流量的稳定性,让每条内容都能为下一条内容以及过去的内容带去更多流量,这就是运营要做的事情了。

也就是说,中观层面的运营,是要还原内容之间的关联。

通过数字解释内容之间的逻辑性。

“独居治愈系列vlog 01”

“早餐365天不重样

通过宣言明示下一条内容是什么

“挑战365天只吃麦当劳,第23天!”

“这条内容点赞量如果又能破10万,我就买6000元的刮刮乐,帮你们测试一下,能回本多少!”

通过画面暗示接下来一定不会差

提高画面的专业感

宏观的运营,作者举的例子是搭建账号矩阵。

有几种策略:

最典型的,在不同平台注册相同名字的账号,将内容同步上传到这些平台进行发布。

另一种经典矩阵策略,做一个生活化的小号

作用:记录真实的自己,更好地维系与铁杆粉丝的关系,满足创作者被压抑的创作需求,补充情绪价值

比如盖里老哥的账号,就做了一个分享vlog的小号

最后一个策略,多做几个同类型的小号

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中的一段话:

“练好中观套路,在大公司做到中层没问题。要想自己为结果负责,开门立户创业,必须有长在自己身上的微观体感。没有微观体感,靠套路判断,就是自欺欺人。但打大仗,做顶级高手,其实宏观能力也要强。”

对我自身而言,微观的运营去了解各个软件的使用,比如小红书创作学院,剪映的创作课堂。

中观运营,就是我对当前这个辅导系列的整体安排。

宏观运营,就是瞄准我的目标客户,他们最多的平台,首先是抖音,其次是微信视频号,再次是小红书。这三者同等重要。我要想好怎么分法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