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精选录真情诗文以文会友

写作是一场文化苦旅

2018-06-03  本文已影响50人  陸一山人
写作是一场文化苦旅

很年多前,读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余先生,丰衣足食,不解文化耕耘为何是苦旅。不惑之年,搁笔二十年后,重拾笔墨,方知江郎才尽,我断章取义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之字意,认为写作确实是一场苦旅,比苦行僧还艰难困苦。

大学时,文艺骨干,首推文章,中国画次之,书法再次之。毕业后,中国画偶为之,文章书法尽丢。为生计奔波十年,江南江北,不成人。近十年成商人,文章书画全丢,商尚可丰衣足食,往后成半商半文之人。

这两年,为商没有大的起色,或许对行业的厌倦,得过且过,日子渐渐的轻闲起来。茶余饭后,开始翻翻书,重新提笔。说实话,很多年不动笔了,有些字都忘记写,找百度,写点随笔感想,文笔笨拙,言语干涩,病句错字一堆,实为叠文字而已,存于手机的记事本,也不曾重读与修改。

当有的爱好或技能丢弃多年后,要重拾,比重新展开一个更难,唯有坚持,坚持会变成习惯。庆幸这二十年的历练和过往的文学基础,尤其是那颗对文学挚爱的心,依然砰砰直跳。

想写好散文和诗歌,我知道只有丰盈自己,笔墨才能水到渠成,才能妙笔生花。找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学集,梁实秋散文,林学堂散文,林清玄美文,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诗词歌赋……电子版,图书版等等,要写好的文章必须知历史,仔细阅读了蔡东藩先生的《历代通史演义》,收获颇丰。碎片式阅读加系统阅读,生僻字,查字典找百度,注音注义,读到好的文章收藏,遇到好的佳句,摘录于记事本,真正的"开卷有益"。

写作是一场文化苦旅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文化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学的源泉,扎根于生活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每次提笔都写身边发生的事,真实而富有情感,抒发真情实意,不会写出无病呻吟的文字。

去年,偶遇简书,就像文字找到了根,有了营养,自然会疯长。尝试在简书上发点文章,阅读量极少,也无人点赞。只要有了这份兴趣,脸皮也厚了,管他有没有人看,无人点赞也罢。偶尔一天发了篇随笔《秋日回湘》,并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引来一片赞,阅读量过500,自信心爆棚,被人夸得飘飘然。

在简书上,八个月发了三万多字,阅读量一般在300左右,共计诗歌,随笔,散文,杂文等38篇,有五篇散文入专题《优质文章精汇》,虽然获赞不多,有老师们的鼓励就有信心,我特别要感谢冷冬年老师和军中曙光老师的点赞和鼓励,感谢我的粉丝和微信好友的厚爱。甚至半夜醒来打开简书修改文中的错字病句,有点走火入魔了。

前几天注册了博客,把在简书上阅读量大,自以为还过得去的几篇文章,修改后在博客上发贴,反响不错,尤其是散文《怀念五月》阅读量过1000,点赞和转载也很多,收获了17多个粉丝。

读者和老师给了我信心,最近每天叠一篇文章,坐井观天,尤如闭门造车,方知"书到用时方恨少",只能停笔不语,又捧起各种文集,尤其是古文国学,一字一句细读,深夜的窗前,披衣独坐,一本书,一杯茶,一支笔。

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伊半夜翻文集,为伊白日工作无激情。蓦然回首,发现文字耕耘比经商难十倍,写作难,难于上青天;写作苦,苦似寒窑之寂寞。浴火重生,凤凰涅槃,那得学唐僧九九八十一难,绝壁之处有好松,绝妙之时有好文。

写作是一场文化苦旅,我的修行才开始,不计后果。

                                  2018.6.3匆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