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导致的下肢急性出血,紧急处理莫慌张

2019-08-10  本文已影响0人  苏磊CHIVA

前几天,在昆明出诊,一位患者在大街上晕倒了,小腿部位出血不止,120紧急送来医院,一检查发现是静脉曲张导致的出血,此时血压在80/60mhg,患者头晕,意识不甚清楚。

可以诊断为失血性休克。

患者血压上升,意识基本恢复,再查看伤口,发现一打开纱布,仍然有一股股的暗红色的静脉血喷出,在急诊进行了初步的缝合处理,暂时先止住出血的血管,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伤口部位待病情稳定之后在再做治疗。

昨天在沈阳,一位87岁的老先生,也是莫名其妙的出现了脚踝部位的出血,幸好家里人发现的比较早,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后果。下图就是静脉曲张出血点愈合之后的样子。

我没有真正的见过静脉曲张导致出血死亡的,毕竟导致死亡者不是很多,但是发布朋友圈之后,发现留言有导致死亡的案例,在英国的某一年统计,静脉曲张失血导致死亡者也有几十人,以中国的人口来算,相信绝对人数是不少的。

静脉曲张导致出血的现象,并不少见,尤其是静脉曲张的中后期阶段。

那么为什么静脉曲张,这样大家认为的一个小病,竟然会致人死亡呢?

这要从静脉曲张的发病过程说起。

静脉曲张,国际分期,将其分为6期。

3期和4期实际上是一个分水岭,尽管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但是专科医生的脑子当中都有这根弦。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进入第四期以后,在踝关节上方足靴区(以内侧为主),皮肤及下方的脂肪会出现硬化,萎缩变薄,丧失防御能力,而被这些脂肪包绕的小静脉在高压的状态下始终处于扩张状态。

为血管周围的脂肪等软组织硬化,血管失去保护,因此经常会有患者在不知不觉的站立中或者非常轻微的触碰搔抓下,导致血管穿破而出血。

静脉压力低,虽然不像动脉那样呈一种搏动性血流,但这种出血因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发生,失血量是很大的,非常危险。

危险到底源自哪里?

1.小腿静脉的压力比身体的其他位置更高一些,虽然这种压力构成比较复杂,但是其中关键的静水压大体相当于从心脏到脚踝长度的静水压力,如果把人体想象成一个水柱,那么距离地面越近,血管承受的压力越高,所以薄薄的静脉血管承受更高的压力,是静脉曲张形成的基础,也是静脉出血的关键所在。

2. 血管有止血功能,其中血管痉挛、收缩是止血原理之一,但静脉管壁因为平滑肌较薄,曲张的血管自然更薄,在发生出血时无法产生有效的痉挛,止血困难,即使及时压迫也需要很长时间,在高压力的状态下,更是不容易止住。

3.脚踝局部皮肤在长期的血液循环不佳,缺氧状态下,感觉功能下降,很多出血患者在失血时并不知情,往往是留了一地血之后,无意中自己发现,或者被周围的人发现。所以第一时间无法知道,也是造成大量失血的重要原因。

综合以上三因素,就是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风险问题。

那么我们在遇到这种出血的高危患者时,应该如何去应对呢?

以下就是常见的处理方案

1.    注意识别静脉曲张的国际标准分级,手术治疗尽量选择在2-3期间进行,避免出现皮肤的湿疹、脂质硬化甚至溃疡。因为一旦出现,不但增加手术难度,而且已经破损的皮肤失去弹性,即使手术完全恢复几乎不可能,因此会增加破溃出血的风险。

2. 如果有静脉曲张或者其他静脉高压因素的患者,比如下肢静脉血栓后遗症者,出现了脂质硬化,皮肤和脂肪组织的防御能力下降,那么除了手术干预,日常的局部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避免蚊虫叮咬,及时剪脚趾甲,避免用力擦拭或者搔抓,远离树枝、石块等容易造成外伤的外界环境。

3   一旦发现出血,日常生活中容易惊慌,容易出现直奔医院就医的情况,这样会增加失血量,为了减少出血,我们的第一目标是首先止血。先不要慌张,让患者平卧,用纱布或者衣物摁住伤口,压迫止血,同时进行加压包扎,然后抬高正在出血的肢体,降低静脉压力,大部分出血就可以得到缓解,然后再进一步寻求医生的帮助。

急诊医生在进行伤口处理时,在面临较大的静脉性溃疡时,有时静脉的破口清晰可见,肉芽覆盖,但是因为局部存在感染或者炎症,无法仅仅结扎血管,这种血管容易断裂或者撕破,导致继续出血。所以可以连带周围的软组织一起缝扎,进行外科止血,然后待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再做进一步的根治性手术治疗。

当然,防病大于治病。

因为出血问题往往是在脚踝位置出现脂肪硬化,皮肤弹性丧失之后,那么防范出血风险就要在出现脂肪硬化之前着手解决,也就是在C2-C3期处理好,这样也就不必担心出血的风险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