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来越不爱看那些关于爱情的推文了
听说一个人不爱一件事物,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就是因为找到了可替代的。
01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越来越不爱看关于爱情的推文了。
就算是那些很有营销手段的标题都不能吸引我点进去。
文字是矫情文艺到骗稿费的也不能吸引我点进去后整篇看到尾。
爱情,就像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
所以我们无可避免,会有因它而起的心和事。
很多人都选择把他们的故事和爱情观表达出来。
有些是力求鼓舞、激励他人勇于追求。
更多的又或是希望得到他人的鼓励和开导,好让自己勇于面对因ta而起的烦忧。
但每个人都会长大的,是的,我指的就是长大最明显的标志,年龄。
可能是因为我年龄渐长,在生活中越来越成熟沉稳地看事看人,所以日渐对爱情这个见惯不怪的话题失去了兴趣。
陈奕迅的无条件很好听,周杰伦的等你下课很好听,林宥嘉的成全也很好听。
我每次边听边看下面热门评论,都很精彩。但是我从来都不会去问那个有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是怎样的,他们最后在一起了没,都没问,也不好奇。
因为觉得自己就是来听歌的,歌听多了听的就是一种情怀,并不会首首入心入肺。
只会想到,啊,明天还有一堆课呢,下周还有场考试,交了挺多钱的,不认真复习该愧疚了。
冷静,无波动。生活很杂,没有那么多心思去了解别人那略带悲情色彩的,甚至对我个人不会有多大影响的爱情故事。
这是我的想法,可能有点极端,但我时常就是这样想的。
02
我现在没有爱情,这一点必须承认,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大概是因为没有,所以很多事都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从标题到内容,从文字里到文字外。
有次有个朋友失恋,我们几个好基友约她一起出去喝酒聊天。
朋友在桌上啪嗒啪嗒掉眼泪,我和其余几个朋友相顾无言,也说不出安慰的话,就一直在那喝。
等朋友不哭了,再陪她一起喝。
知道朋友的故事,但是我们都不是主人公,所以没有任何的代入感,因此也不敢说出什么有份量又不知是否欠妥的话。
都是这样的。正是自己没有经历过,所以就算看多了听多了也是无感。
别人的故事是别人的,所有的泪点和槽点都未必能合你意。
就好像一颗石子被扔到湖里,却只能发出“咚”一声,就一声,有点无疾而终的感觉在那。
所以最后就是别人的听多了耳朵会累,看多了眼睛会痛,自己的又未有幸能体会到。
基于此,出于一个人的本能反应就是回避,尽可能地躲开这让人困扰的局面。
03
我曾经在一篇写爱情观的文章下写过评论,说我想像过自己30、40岁时候的样子。
大概就是有份自己喜欢又有可观收入的工作,偶尔去旅游,孝敬爸妈,画画学琴写写字,追追自己年轻时追的偶像,就是没有把恋爱,结婚加进去。
下面居然引来了一堆的评论。
有人一针见血,你现在为止还没有遇到那个人吧。
也有人回得饶有趣味,那你现在的生活挺有趣的吧。
不知道为什么,前者总给我一种人生非得有爱情才圆满的感觉。
对此我不敢苟同。
有个好友找我聊天,说她同时在两个男生的表白间犹豫不决,问我该怎么选。
我问了她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一定要选呢?”
因为我觉得我朋友并没有对那两个男生有多少好感。
她居然回答我“可是你不觉得有时候自己一个人很孤单吗?就是想找个人陪。”
我当时有点回答不上来。
人有时候的确是孤单的,特别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但是这能跟恋爱构成因果关系吗?
我觉得不能,也不应该。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从一个人的肉体到一个人的灵魂。
至少在遇到真正的爱情之前都是这样的。
而它却不能成为我们去寻觅另一个人的标准。
张爱玲,三毛,沈从文都写过很多令人动容的情话。
在嘉倩那里也有一句“如果我一生都没有遇到那个懂我的人,那么孤独终老这件事也没有那么可怕。”
我认为它也是一句情话,一句写给自己的情话,同样迷人得不行。
04
现在很多符合年轻人口味的读物,大部分都要求有这样的标签,爱情故事,两性情感。
仿佛多看一篇这样的文章就能更容易爱上一个人,就能更容易成为谁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似的。
就像韩剧常被人调侃的失忆,车祸,癌症剧情,除了感叹下主人公爱情的难能可贵和浪漫结局,也再无其他。
因为我们这里没有那么多波澜不惊。
年少时情窦初开,年中时谨慎选择,大家都是这样,看多了也就那样。
但在我看来比起拿着手机看别人矫情得不行的爱情故事,那些在法国公共场合手捧一本书的女孩更具吸引力。
那些通过手机和父母多通的一个半小时的视频电话更让人心安。
那些在深夜熬研出来的人生感悟和科学论文更令人敬佩不已。
是这些行为和思想替代了终日烂在嘴边的陈词滥调。
我们的生活远远不止爱情,也不应该只看到它,所以也不必过分渲染它,它只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普通情感中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