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

2017-02-15  本文已影响90人  2小

人可能懂很多的道理,但是也可能背着一袋子的道理,但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人们常说借阅读到达远方,囿于书斋但是心游天下。我很喜欢阅读,但是在阅读进阶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舒服还是为了明白。为了舒服就是不求甚解,休闲,放松,阅读有这个功效,如果没有这个功效的话,这个习惯会被普罗大众抛弃的,求乐避苦的本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沟沟坎坎里面。苦行属于少数人,大部分留下来的,被推崇的,大多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这是为了舒服。

为了明白而读书,要艰难的多。更重要的是直接面对自己性格的阴暗面。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在读书中寻求安慰,避重就轻,标注与自己内心相应的词语段落,对其他的忽略不见。寻找能够体现自己观点的文章,为自己的爱恨找了很多素材并加深自己的爱恨。——可见认识自己是多么的难,出发的时候人们都想认识自我,但是往往会不自觉的加深这个自我。

其实这个原本的爱恨情仇,都是阴差阳错形成的,受累很久,但是很难放下。

我很敬佩出发的时候就为了明白的人,不管是读书还是做事,都很想活明白——这绝对是少数派。我总觉得大多数人抱着认真的心态,但是还是不自觉的游戏了人生。为了明白——这个人生目的好像有点拧巴,因为明白是自证的,这就很孤独。虽然人们都说幸福是内心的平静,但是尚未达到平静之前,我们很难忍受这份孤独。我们需要来自外界的证据,说明我们过得还不错。

所以如果不能够忍受孤独,坦然的成为一个少数派就没有办法搞明白,搞明白自己。

这很难呐,曾经很喜欢虹影,她写过《饥饿的女儿》里面坦白了自己所有的身世和童年的一切不堪 的生活——一个贫穷女孩的自传,让我觉得惊心动魄。可见就连这种简单的坦白自己的所有生活经历的事情,都是很难做到的。我习惯于掩饰,以前我害怕穷这个词,因为我初中几年家庭变故,过的很贫穷,就好像一个伤疤,很难面对,通常都会说,几几年之前的时候,我家开了饭店,生活很优渥,之后落魄了——多么迂回,这是我的心态,我不敢面对自己的过去,没人认识我,文章的阅读量都很难破百,所以这是多么有意思!

读了多少书都没用,除非敢对自己开刀,除非看到自己性格的阴暗面和一个小小的胸膛中激荡的人性恶,否则这些道理都用不上。

徒劳,不能忍受孤独,所有的退守都是徒劳——幸福就是内心的平静,我要和烂事再见了,任你天高海阔,我自云淡风轻——这是嘴巴上的情怀,不是内心的,嘴巴上的情怀会败给别人的嘴巴,一两个否定的声音就让人发慌了。

我坚信退守内心是对的,但是我不敢说了,因为这里有一个悖论,真的退守是自证的幸福,因而就不需要说,假的退守是情绪的泡沫,说多了,骗了自己就完蛋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