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感觉走🚶
电台里飘来歌声: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
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快活
尽情挥洒自己的笑容
爱情会在任何地方留我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
蓝天越来越近越来越温柔
心情就像风一样自由
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

《跟着感觉走》是十多年前流行的一首歌。苏芮演唱的这首歌出来后,风靡全国,但也遭到了评论界的一些挞伐,一种集中的意见是人必须做理性的人,感觉是不可靠的。
■在爱情里,要跟着感觉走,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人生方方面面都跟着感觉走的话,生活一定会一团糟。人生需要切实的计划,而不是得过且过。
实际上,很多时候,跟着感觉走,是那些懒惰的人们为自己找的借口,很多时候,他们说不清楚所谓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感觉也并不准确。
我们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过着今天不想明天,“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生很多麻烦事,是可以通过制定计划来规避的。
成功的理由各有不同,但成功的人必定懂得计划自己的将来,所有取得成功的人,无疑都具有对于未来的远见和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他们可能也有所谓“跟着感觉走”而获得成功的时候,但纵观他们长久的成功经历,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有一个计划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计划就是我们给自己的人生立下的一些无形的规矩,当我们结合自己的现状和当下社会发展的状况规划自己今后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人生时,无疑是对我们所有能力的综合应用。
很多人会说,有些人的成功纯粹是因为他们有好的运气,赶上了好的机遇,诚然,机遇是成功的因素之一,但机遇不是成功的所有条件。
要获得成功,或者获得幸福,关键还是要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有清晰的认知和规划。那些看似“跟着感觉走”而成功的人,实际上也有对自己清晰的认知。
宋代画家文同擅画竹,画工了得,看似一气呵成,随心而走完成的画作,也能做到惟妙惟肖,令人叹服。但文同其实并不是跟着感觉走,而是“胸有成竹”的,在他完成这幅画之前,已经对竹子有了很深刻的了解,也进行了多次的想象练习。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思想。
这个例子也说明了计划的重要性,很多人看似因为“跟着感觉走”而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实际上背地里已经做了无数的规划和努力。

■在一定程度上讲,“跟着感觉走”或是卓越的人的一种心智模式。 卓越者之所以卓越,即他们之所以卓越的心理机制、心理特征、心理活动模式,一句话,就是找到健康的心理模式。
卓越的人和普通的人之间的差异,首先是评价机制的差异。卓越的人有一个内在的心理评价机制,普通的人有一个外在的心理评价机制。卓越的人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答案,时刻倾听内心的声音,听从直觉的指挥。普通的人从别人的评价中寻找支撑,排斥或忽略自己内心的体验、感觉,做决定的时候,也容易迷失在缜密但摇摆的理性中。

■通俗的说法是,女性的感觉—直觉会更准确一些,但如科学家发现,不论男性女性,专业的直觉都是具有敏锐而全面的特点,且都源于无意识。但若要这种直觉产生用处,需要大量能产生清晰反馈的训练。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避免所谓直觉的干扰,在工作和生活决策中做出明智的决定呢?
首先,学会思考和分析,根据反馈调整策略。直觉只是决策的一部分,如果你产生了一种直觉,并以此开始自己的决策过程,往前走一步,做到深思熟虑。
其次,抛开外界因素对你的影响。假设能有意识地去质疑自己的直觉判断,犯这些错误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各种购物优惠,超低的商品标价刺激了购物欲,你已经买完该买的东西了,还有必要再逛吗?看到便宜的宝贝就会加入购物车吗?有意识地质疑自己的冲动和直觉,在做决策时可以一定程度规避失误。
最后,摒弃关于所谓女性直觉准的认识,做出最佳的决定。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其实建立在知识和阅历基础之上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做出的决策,而不是凭一时冲动、任性妄为的突然感觉。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
真心地感觉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再通过清晰反馈、深思熟虑做出决定,往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