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杭外新生母亲对学校教育的领会……
2019-06-17 本文已影响3人
刺儿蔷薇
6月15日这一天,是杭州外国语学校2019级240位初一新生的分班测试,也是杭外的初一新生家长会和校园体验日,同时也是颁发录取通知书的日子。
分班测试的时间定在12:30,通知说只要在10:00——12:00前到达都是可以的。但我们全家还是很兴奋,终于盼来这个日子,于是这天就都起了个早,在10:00前到了杭外。
领取了录取通知书后,接下来最关心的就是想去看看孩子宿舍的情况。黏妈的孩子居然要住校了。虽然之前就知道男生是四个人一个寝室,但没看到实际情况,心还是不太踏实,眼见为实后,居然发现比想像中还要好很多。
走出宿舍楼,想到孩子六年都将在这样的环境度过,三个人心里如正午阳光般灿烂,心情格外明媚,这一切已经不是梦了,我的孩子真的成为了杭外的一名学生。同样也感受到身边走在校园里的其他父母喜悦自豪之情。虽然早上吃了粽子,但这份的幸福感直接刺激到肠胃,因为杭外的饭菜早已经让我们垂涎三尺了,让我们还没到中午就感觉到饿了。

杭外的食宿让我们满意,于是我们也很豪爽地直接地向学校后勤给孩子订购了一整套床上用品,这样更方便更省心些,在这里买直接能配套,毕竟六年都能用得上。
快到12:30分,孩子们走向考场,而家长们则朝另一幢的六楼会议室走去。上六楼我们没有乘坐电梯,也许是心里的喜悦,让我们的步履显得格外轻松,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六楼。刚进会场时,时间还早,家长们并不多。但离13:30分还有十分钟时,家长们开始鱼贯而入, 240位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几乎全都过来参加家长会,比如我们,这是我在以前没见到过的。偌大的会议室一下子就已座无虚席了。
13:30分,杭外的三位学校领导,准时地在主席台上就座。首先是杭外的校长方教授向家长们介绍了杭外大致情况。杭外已经成立了55年,杭外是享有教育部认定保送生资格的全国著名外国语学校,杭外是浙江省教育厅直属的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首批一级特色示范学校!
杭外不仅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他们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10多年的教龄的老师有很多,多数老师有海外执教的经历。杭外还有优秀的学生群体,涌现出很多杰出的人才,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在国内外有着较大的影响,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学科。
杭外是全国外国语学校的领头羊。杭外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潜力巨大,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最可贵的是后劲很足。应试教育有它的弊端,它会把人的潜力提前榨干,后劲不足,弹性伸展空间受囿,思维固化。而杭外则不同,她更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杭外的学生到大学后,为很多高校所喜欢的。
在我们很多人心中,杭外仅是一所外国语学校。但方教授说杭外首先是一所中学,然后才是外语特色,能承载不同特长的人才。让我惊讶的是一所在别人眼中的外国语学校,却在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获得冠军等殊荣,而且是没做什么精心准备,玩着玩着就获奖了,听的我们所有人都乐了。还有荣获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第一名),丘成桐中学数学奖金奖,每年约有100人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等等,杭外的故事让我们听的既入迷又兴奋,为成为杭外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原来杭外出来的学生在美国的一些顶尖高校的理工类的院系做教授和研究也是很多。杭外在高考中也有出过几次浙江省的理科类的状元。原来杭外是一个培养外语特长文理兼优全面发展的国际化预备人才的学校。促使学生成为继承传统精髓的知识人、具备公民意识的现代人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而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是需要从小树立志向,人如果没有志向,人生就好比是一只没有方向的航船在海面上漂浮着,很难靠岸,也很难驶向远方。而志向之确立,就为我们的人生目标奠定了一个基础,或是确定了一个坐标系。回想起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稚声稚气说,要当一个走向国际的为国争光的艺术家。唯有立志才有实现的可能。而家庭教育熏陶是孩子立志的起点。
杭外的先进教育理念,使课程具有丰富多彩的特色。充分利用六年一贯制的办学特点,对中学六年课程进行整体优化设计,探索尝试部分必修课程选课走班,并将选择性学习和教育的理念向初中阶段渗透。初高中衔接课程、大学预科班课程,以及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课程。外语只是他们必备的,联系沟通的桥梁,最主要的这些是为学生的全方位、个性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杭外的初中高中是打通的,高中的学长们给初中的学弟学妹们做着榜样,在校园里优秀的东西一直传承着。而活跃在世界舞台的优秀学长们也会不定时回到母校,给同学们分享当年自己在杭外的故事,而只有身边榜样的力量在影响推动着你时,当对自己发问,“我将要成怎么样的人,我的榜样在哪里”,从而生成的一股激情澎湃奋发向上的,那是发自内心的自己想要的,而这样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榜样的影响与推动这是杭外具有的独特性。
在杭外没有初中三年后所谓的拍毕业照。在别的学校一进入初中为三年中考而忙碌,而杭外的学生扎实地在初中的三年里积累的着更丰厚的更坚实的基础,而直升到高中部才能更宽阔更丰富。《王阳明传》里写道:“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树木的根扎得越深广,到了春天枝叶就会越繁茂;人越内敛谨慎,他的精神就越清爽,内心也就越强大。
在杭外需要孩子要有自主性,更能锻炼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杭外特别注重赏识教育。同样赏识教育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父母的欣喜,就是对孩子最大赞赏。心智心态的健康的影响非常巨大。哪怕您的孩子身上只有那么一点闪光点,都要抓住,不能让它稍纵即逝如流星划过。都要懂得学会对他(她)的赏识。如我的孩子,在他成长中他写的“瘸腿猫”,当时跟我说的时候仅仅只是做了一个梦而已,而正因为对他有了赏识,才有了后来的很多关于孩子与“瘸腿猫”的故事。

在杭外吴副校长跟我们分享中,我还知道,杭外是没有应试作文的,他们的作文是随想,就是让孩子们说心里话说真实话由感而发,让孩子写着自己喜欢的各类题材,真正的百花齐放。听到这我莫名的非常兴奋,如果这样的话,孩子不就是自由灵活地继续畅想书写着自己的“瘸腿猫”的故事了吗?这是我们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想也不敢想的,是做梦也不曾梦到的,而我是多么期盼他能把“瘸腿猫”继续写下去,我多么的盼望着能一集集地看下去。
2017年西藏之行,在去之前我曾担心他的作文。回来之后他却有感而发,写了10多篇作文,这样有感而发的题材才是孩子自己真正喜欢写的,并去投稿获得了“西湖杯”小作家奖。在别人家的孩子上着各类学科培训班,而他却快乐的自由做着自己,但却没影响他以优秀的成绩推荐并考入杭外。让我感叹,对小升初没有焦虑过的我们,也不知道跟人家抢起跑线的我们,甚至连什么学科类培训班都没有上过的我们,初高中的生活却将在最适合自己的土壤中生长,在一个真正的以人为发展的平台上成长。
杭外并没把成绩看得那么重,他们初中不排名,在这里不会有“分分计较”,但他们会让孩子知道自己处在哪个位置。这次分班考试只是均匀的分配只是作为一个参考,他们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和能力培养。看重的学生们分数背后学习的过程和你的兴趣在哪里,把眼光看远。并且是对学生们的品质尤其看重,比如诚信。在有底线的基础上,给予宽松与自由度。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创设心灵自由的空间。人有了空间,心灵不会逼仄,才会有自己的思维。就拿杭外的食堂来说有三层让孩子们自由的选择,进行的是选餐制,而不是订餐套餐式。为什么要采用选餐制呢,就是让孩子们在每一处都学会动脑,一个有动脑选择能力的孩子,一个有思辨能力的孩子,一个能对自己负责的孩子……才能担负起未来的重任,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种时时刻刻体现动脑的能力,连吃都要进行选择,才能很好地锻炼孩子。而杭外的校训,“为祖国而学习,为未来作准备”,也正与我多年对孩子的教育理念相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