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打坐

了解打坐(二十八)充满比较的人生

2020-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悦渐
了解打坐(二十八)充满比较的人生

最近常常和同桌打羽毛球,中午吃完饭,晚上下了课都要玩儿差不多半小时。羽毛球好玩儿呀,打过来,打过去,可轻调,可扣杀,可出其不意也可勇猛直刚……打球儿也不主要是为了玩儿,还有为了活动活动,否则这一天天姿势固定、促狭的坐在电脑前身体都僵化了,鄙人可不愿意“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

球场就那么四五个,一下课好多人出来抢有时候就占不到位置,得和别人共用一个球场,四个人,一组一半儿。这样打球就有意思了,虽是双打阵容,却又不是双打,离得很近吧却又很远,大家各打各的,却又能互相影响。有一次,打了一会儿球儿,对方邀请我们双打,哦,可以知道这是觉得我们打的还行。还有一次,打了一会儿球儿,我和同桌就离开了,没办法,谁让旁边的哥们气势如虹,球打的太凶太猛,声音贼响,跳起来贼溜儿,而我和同桌拿着一个羽毛都快掉光的小破球,在这种对比和气势下,打的越来越软绵绵,越来越靠边边,最后大家心照不宣的就先撤退了。

只是为了活动活动,真没必要刚回去。

但老实讲,刚回去才是我的本性啊。

从前做英语课代表那会儿,本能的就把英语课当成自己的地盘儿。上课的时候,老师领读单词,我和班里几个同样好胜的男生便展开一场激烈的比嗓门儿大战。你声音大是吧,我擦,不服,我一定要喊的声音更大,哈哈,一时间班里各种吼叫,班级学习气氛倒是被带的很热烈,只是一个个都脸红脖子粗,气势汹汹,这课上的真累!要不就是比看书,你看什么了?哎?我还没看,赶紧跑图书馆借一本回来,总之绝不能在比较中输掉。不管做什么,内心强大的好胜心就像一头猛兽,动不动就出来咬人,咬别人,也咬伤自己。

那个时候我只喜欢赢,不想做输家,且最喜欢看日本那种又热血又沙雕的动漫。

不过我们总是会受到生活的洗礼和教育,而且个性越强者越被重点教育。渐渐的,你会发现一个实相,谁都不可能处处占先,一直赢下去。有所长必有所短,我们都赢过,更体会过失败的滋味。渐渐的发现真的无需因长于他人而沾沾自喜,劣于他人而失意忘形。

生活就是打一场球,人与人之间有竞争,也有配合。当你强于对方时,别忘了配合,不用太用劲儿,按着对方能接受的程度去打球,赢太多了还得不留痕迹的失几球。当你处于弱势时,别自暴自弃忘了努力,既然选择了开打,就要跟上节奏。

当然你可以不这样做,结果就是慢慢地你会发现没人愿意和你玩儿球了。总是你赢,谁和你玩儿。你总是输,也玩起来没意思。

再深究一下,试问,我们真的在乎比较与输赢吗?其实可能我们更渴求的是优于他人时的自我感受……。

可,感受这玩意儿最不可信啊!

了解打坐(二十八)充满比较的人生

我们一起看看佛法里面是如何剖析感受的,首先“受”是组成人的五大元件之一,它只是个零件。那么人的五大元件分别是什么呢?“色、受、想、行、识”。“色”可以简单理解为物质,放人身上就是胳膊啊,腿啊,骨头啊这些有形之物,为色法。“受、想、行、识”为心法,它们组成的“产业链”构成了我们思想和意识,属无形。

心色两法,互相联系,缺一“卡顿”。这次我们说说“受”。这五大元件里尤其是心法中的四大,其实是有一个默认程序的,这个没经过设置的程序擅长输出烦恼,“受”在里面也“同流合污”,起着一个反应的作用,负责对刺激产生“苦”“乐”“不苦不乐”三种反应。

这我们就很有经验了,感受嘛,谁没有呢。我和同桌下五子棋,连输5局,他脸一变不和我玩了。

同桌找我下斗兽棋,结果玩儿成了10:2,我直接“驴”脸,不想玩了。哎!我太难了!

有没有乐事呢?当然!周三跨年放假,耶耶!好开心……但是周六得补回来,呜呜,想哭。

不苦不乐是什么情况呢?官方是这么说的,“于不违不顺之境领纳不苦不乐之心意也。” 所以就是字面意思。

诸所有受悉皆是苦——佛陀

光分析没用,那怎么办呢?“受”是我的零件,天生带这功能,输了就是难受,赢了就是开心,能怎样呢?难道本来很开心,硬生生憋住?不许开心?本来就难过,还要忍住不能哭?

真没必要这样,忍住憋住,一看就很造作,也不符合规律。但是呢,如果肆意放纵自己的感受按着默认程序运行,那么就会如佛陀所说“悉皆是苦。”

怎么办?其实很简单。不管当下是苦是乐,我们知道这是无常的,是一时的,都会过去的,感受的本质是“空”,你只需要静静看着它生与灭,不跟随,不黏着这个“受”就好了。(重复n遍了)

所以说人生处处充满比较,也是正常现象。

咱就静静看着,不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