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年
过年,有空,读到莫言《过去的年》,深有同感,回忆拉回到小时候。
莫言老家,山东高密东北乡,距离自己老家并不远,两地的风俗习惯十分相似。
两地口音也非常相似。中专在外地读书,刚离开家的时候,乡音颇浓,许多人问过我:“你是高密的?”。
与高密颇有缘分,在那里工作过一年半的时间,去过莫言旧居,去过莫言文学馆。
那时,莫言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位于大栏乡的旧居还未修缮,我拍到了最初的模样。并将其贴着对联的图,设为微信头像。好几个朋友曾经问我,“这是你老家的房子?”
莫言《过去的年》中写道:“对小孩子来说,春节就是一个可以吃好饭、穿新衣、痛痛快快玩几天的节日”。
小时候,关于过年,记忆最深的,也莫过于三个字:吃、穿、玩。
当然,排在首位的,肯定是吃的记忆,因为那时候,吃饱,都是一件奢侈的事儿。
1 饺子
“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如今,依然有人用此调侃,意思是谁还遇不上几件好事?
在小时候,过年能吃上几顿饺子,特别是吃上有肉的饺子,那可不是小事儿。
在平时,吃饺子,那得碰上大事才行。有时候,饺子扮演的,是走亲戚的礼物。
有一次,娘去邻村姨家走亲戚,带回些饺子吃。饺子是凉的,也没顾上喝热水就下了肚,好一个打嗝,连喝好几口水,才“压”住。那时候的胃,可真是好!
有时候,过年也不一定能吃上有肉的饺子。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一次。
一家人辛辛苦苦忙活一年,生产队年底算总账,我们竟然还欠生产队15块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产生了财政“赤字”。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农村的15块钱,可是笔“巨款”。我上学一年的所有费用,才2块钱。
那一年,家里过年的氛围可想而知,我清楚地记得,爹娘吵了好几次架。
大年夜,娘还是想办法让全家人吃上了饺子。但是,那年大年夜的饺子里,只有白菜,没有肉,更没有一丝儿年的味道。
小时候,村子里谁家日常吃顿水饺,是非常有仪式感的。
孝敬老人的好传统一直在。我是老小,负责去请爷爷,拉着他的手,来家里吃饺子。
热气腾腾的灶间,饺子下了锅,快熟了的时候,娘会先盛在碗里两个,恭恭敬敬地端到坐在炕上的爷爷面前,让爷爷先尝尝,问一声“熟不熟?”
“好了”爷爷首肯后,饺子才出锅,捞到盘子里,端上炕。
规矩是必须有的。爷爷、父亲等大人们开始吃,其他人才能动筷子。
娘一般最后吃,还总会把自己碗里的两个分给我。小时候,我每次吃得最饱,但从没有注意到,娘到底吃了几个。
2 馒头
小时候过年,除了吃饺子,馒头也是奢侈品。
在那地瓜、玉米饼子为主的年代,白面馒头也是不常有的食物。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白面黑馒头。一听名字,很矛盾吧?
其实,就是做馒头的时候,里面是地瓜面的,外面,包一层白面。这样,看起来,是一个个的大白面馒头,但是,里面的“内容”,却是黑面的。
想到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故事。
但是,在那个困苦年代,也是爱好脸面的普通百姓的智慧和无奈吧!
3 鱼
说到吃的,还有“看菜”的故事。
那时候,走亲戚,每家都会准备一盘鱼。那时候,鱼算是贵重品。
临出门,娘会给我们几个孩子说“规矩”:亲戚家的鱼,只能看,不能动筷子吃。因为,那盘鱼,需要在正月里,招待无数次亲戚。你们若是吃了,没有后续的可添加,而鱼是每家桌上必须有的。
“你若吃了,别人会笑话你,不懂规矩,父母不会教育孩子”。因此,我们几个牢牢记住,再好的鱼,再馋,也不能吃。
碰到条件好的亲戚,如果家里鱼有“备份”,或者碰到最后一波亲戚,主人会主动将鱼用筷子夹开,说:“吃鱼、吃鱼,还有、还有”,那才是真的让你吃。
现在过年,没有了吃的诱惑,缺少了仪式感,年味越来越淡了。
但,年,还得热气腾腾地过下去。虽然,人过中年;虽然,时光难留。
因为,记忆;因为,孩子;因为,生生不息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