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

隐士为何偏爱菊?

2018-12-23  本文已影响11人  故园蟋蟀

宋人周敦颐在其名篇《爱莲说》中,曾以十分坚定的语气说: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历来深得隐士喜爱,二者交相辉映,是我国传统文化史上一道极其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姹紫嫣红千百种,隐士为何偏爱菊呢?

一、菊之色——淡然

《礼记·月令》中记载:“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黄色是菊花的本色,明黄、暗香,这是一种淡雅的美,含蓄、内敛、毫不张扬。

与菊花的含蓄内敛相同,隐士淡泊名利,远离滚滚红尘,视繁华如过眼烟云,低调地生活在深林远山、竹篱茅舍之中,“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倦云舒。”

菊花的清雅淡泊,与隐士的内在性格暗合,于是,就有了一个成语——人淡如菊。


二、菊之骨——傲然

菊能傲霜。“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肃杀秋风中,寒霜降落,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傲霜怒放。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贵,也没有玫瑰那样娇艳,它不以娇艳姿色取媚世人,而是用凌霜傲放来诠释自己的坚贞不屈,而它这种“凝薄雾,傲繁霜”的疏淡与孤傲正好与隐士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傲骨相融合。

陶渊明一身傲骨。在任彭泽县令时,专门依权仗势的督邮要来视察,陶渊明想到自己将要整冠束带、强作笑脸去迎候这种小人,实在不能忍受,于是在留下一句“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后,便挂冠而去,回家乡过起了诗酒种菊,荷锄带月的隐居生活。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陶渊明《和郭主簿》)“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人郑思肖《寒菊》)——这是菊花的神韵,也是隐士不阿附权贵,心志坚贞,不做媚世之态的风骨写照。

三、菊之魂——悠然

菊花生存的环境多是荒郊野外,沟畔田间。一丛丛,一簇簇,悠然绽放;秋风中,夕阳下,随风摇曳。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也不需要别人欣赏,任意而发,开得自在坦荡。

隐士生活的环境则多是桑麻成林,篱笆绕园,秋菊遍地,远离尘嚣。人在陋室,“一箪食、一瓢饮”,“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不以尘事为念,不以俗务为累,悠然惬意,自得其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寥寥数字,一个淡泊宁静、闲适心远的隐士形象跃然眼前。秋风淡淡,夕阳满天,眺望东篱斜阳,明黄满眼,暗香盈袖。悠然平静的目光,脸上恬静的微笑和隐士身后那漫山遍野的菊花成为一幅跨越千年的绝美画面。

文化是一条大河,在古诗词中被隐士反复吟咏的菊花是大河的一条支流,涓涓流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于是,一株栽种于秦汉、盛开于唐宋的菊花,以其素洁高雅的品性、坚贞不屈的风骨,在时间和空间里走成一道悠远厚重的人文风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