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7 刘兄随笔
情伤抑或情殇?
1 无奈的结局
2020.7.9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日子,是我人生追求特级嘎然而止的日子!
当天上午我惴惴不安地参加区特级最后一轮面试,得知前面材料与课堂教学综合排名在前两名,心想只要面试不出大问题,过区这一关应该是胜利在望吧?
专家有四位,数学两人,物理化学各一人,而两位数学大师都不是第一次面试我,应该有所了解。期间组长问了我四个问题,前三个都与课堂教学或材料有关,难度不大,基本不存在学术性错误,或答不上来情况,可见专家本意是想放我过的,一切都朝着胜利的方向悄然迈进,自己难免有些得意起来。
最后一个问题是:上次申报特级失败后,在这三年你做了那些改进与提升?
这是一个比较难堪的问题,但我瞬间就有了想法,决定从上次他提问而我却没有答上来的问题入手,大谈自己后来如何在网上搜索并多次到上图(上海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终于吃透了“同化与顺应”是认知必经的两大过程理论常识,并如何在教学中利用同化与顺应大胆设计和完善教学的做法。
“虽然您上次没让过,但我依然感谢您,因为经过这三年的卧薪尝胆,我的理论水平有了质得飞跃,思考问题更有高度、广度与深度。”
我有些动情,又发自内心地说:“真的很感激您,很感激您!”
“就是你了!”另一个数学大师突然大声说,并把手中我的专著往桌子上一扔。
我虽然有些茫然,但还是面带微笑,心想:难道就这么过了?
“就你让出这个名额了,下一次再评吧!”大师补充完,转身愤然离座,走到窗口,朝外看去。
我彻底懵逼了!这只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呀,没有标准答案,我的回答似乎也没有大恶不赦的错误吧,凭什么就叫我让出名额呢?再说我也经常中级与高级的评审工作,虽然不知评特级的操作规矩,但直接跟面试老师说你被让了,似乎有违规范吧?而且那个“让”字怎不让人浮想联翩?
但彻底懵逼的我不知所措,脑子一片空白,来不及想其他了,而问我问题的专家似乎也一脸茫然。
“其实我很喜欢你。”愤怒的大师转身后见我傻在那里,又安慰到,“你年轻有为,将来必定是上海初中数学的领军人物!”
噢,原来是吓唬我的,我连忙笑着说感谢感谢。
离开时,我有些兴奋,甚至也有些得意,心想区出线应该问题不大吧。
可当晚我就接到了通知,我被淘汰了,排在后面有人顶了上去。
我不知到底为何被淘汰,连排位第一的老师在与我两次参加中高级评审工作后,也由衷地为我的学术水平点赞(当然我对他也很敬重),至于出线的其他人的学术水平就不必提了。
而我却偏偏被淘汰?!我想不通,但知道那位愤怒的大师所言并非调侃,而是真情流露。
既然是真情表白,那愤怒的原因又何在?因为我与面试组长聊得过于投入冷落了他?或只感激组长怠慢了他?或没有提及他对我的指导伤了他?猜测永远没有答案,或许只有伤害。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大师的愤怒是千真万确的,而我被“让”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呜呼,我又一次无奈地倒在終点线前!只是被大师莫名的愤怒击倒,这让我情何以堪?
其实,在不久前的正高评比中,我就被这位大师淘汰过一次,那时的理由是,文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我心想你看了我材料里的文章了吗?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至少有四十余篇,且有多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初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难道没有精品?
回想自己在作职称评委时,从未对不尊重我的老师痛下杀手(而我丝毫没有对大师不恭,且还是很崇拜的噢),我更看中他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想着,想着,我忽然觉得自己高大起来。
想必,最后淘汰我的理由肯定不是愤怒,但这种先射箭再画靶的做法,导致只能去找我的缺点。而人无完人,用我之短去与他人之长相比,结局自然可想而知。只是要想让我过,理由或许比淘汰我的理由更有说服力吧?
据说,讨论时也有评委建议让我上,但在愤怒的大师坚持下,我成了不幸的淘汰者。
还据说,大师对我的专著颇有微词,说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借“深度学习”之名,却无行“深度学习”之实。或许这才是大师愤怒的缘由吧?可我不敢苟同,至少事实胜于雄辩,不仅第一次印刷的书已一周之内全部卖完,而且至今还有上百位老师在打听第二次印刷之事;也有不少买了书的老师不仅给了充分的肯定,而且还要帮同事再买呢!最让我感动的是不少外省市名师基地的大师级主持人纷纷要帮基地成员每人买一本。坦诚而言,《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一书理论性未必很强,但对一线教师而言绝对实用,这也是我历时一年多写作的初衷。很荣幸,在同仁们的帮助下我实现了我的心愿,谢谢大家的厚爱。
2- 难以走出的情伤
被淘汰不是不可接受,我未必一定有特级资质,或许离特级还有很大的差距,那些晋级的人或许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但被大师莫名的愤怒击倒在追求特级的路上,我觉得是一种侮辱,始终难以释怀!
故而从9日以来我曾连续三天四夜几乎没有睡觉(断断续续,在惊悚中假眠了两个小时左右),只吃了两碗面条。
我用近乎自残的方式恨自己是个情感白痴,为什么要惹大师生气?为什么就那么不讨人喜欢?为什么不会大胆说出发自内心的对大师的尊重以求自救?其实大师是给我机会的,如果当大师说很喜欢我,而我立即报以“我很崇拜您”;大师说你是上海未来初中数学的领军人物,而我立即答到“那我拜您为师您多指导我”,或许结局有不一样了。其实,直至我离开的那一刻,大师还在给我机会,“你是来自某某学校,我对那所学校很有感情”,那一刻我如果能立即顺水推舟,“既然这么亲,大师您就帮帮我呗”,或许就能成功自救。可我这个情感白痴,只会一味地傻笑,让大师彻底失望或愤怒。
我恨自己情商太低,不肯原谅自己,便自残起来,不断地用崩溃来戳自己的心。最难熬是某天上午,窗外下着大雨,心痛难熬,无法化解,即使哭泣也无济于事,霎那间理解抑郁者的无奈选择。我告诉自己不要走向窗口,我有年迈的父母,我有维护区域教育的职责……
人都是有感情的,我不怪大师,只恨自己是个情感白痴!不懂得用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自救,更不会用心来自恕。
如果我能及时说出一句心里话,也许结局就大不相同。可以我错过了机会。
呜呼,我这个情感白痴!
其实,大师您哪里知道,我是多么崇拜您呀!在正高面试时您我问我“深度学习”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什么,虽然我说了七八个诸如“批判性”“重构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的特征,皆遭您一一否定。回来后,我立即到强网搜索,也几度要到上图查阅资料,可惜都吃了闭门羹。而且还多处打听您的联系方式,想拜您为师,直至有个市教研室领导说,他也是你想拜就拜的吗?我才如梦初醒,放弃了努力。
或许,我没有陈述这些,可能是引发大师愤怒的真正诱因吧。同样是评委,对其他人的要求象圣旨一样操作,对我的提议却无动于衷,这让大师情何以堪?
想必,大约,可能,一定,就是如此吧
3 走出心魔
直到昨天上午到学校忙小升初招生之事,想到了学生,心结忽然打开,教好学生,让他们慢慢喜欢数学,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会思考,从而学会学习,不正是我走向教育的初心吗?
心,依然痛着,但不再煎熬!
于是,毅然决定,19日忙完小升初之事,20日便打道回府,去陪伴年迈的父母。这些年,为了追逐虚名,我欠二老太多太多。何时归来,待定。
只是,ade,我的特级梦,就此别过,不再申报!
4. 几点说明
这只是大师与我个人的恩恩怨怨,与评审制度的公平性或组织者安排的规范性无关,这只是一种类似于“课堂生成的意外情节”,不必过度解读,或误传,或转发,以免伤害区域教育。
所描写的大师愤怒情节皆为属实,想必一定有监控,只需调出看看即可。至于愤怒的原因皆为猜测,不可当真。
其实大师是真的喜欢我,否则不会如此愤怒,或许这就是爱之深恨之切吧;大师是善良的,否则不会给我那么多自救的机会。恨只恨自己过于清高,不明事理,还是自己承担无奈的结局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天我收到了来自《中小学数学》杂志的样刊,上面有一篇我作为职称评委对三个申报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点看法,一个失败之人,有何资格评价别人?
发一张我的照片看看,是否年轻有为?只是成为上海未来的领军人物,恐怕只是一一句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