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写实主义,那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

“哀其不幸,恨不得其更不幸”,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0-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ss33qiao

“我”不是小说鉴赏家,想通过阅读小说得到人生启示。

这个故事是夸张和奇怪的,但它关乎人对缺陷的正视问题。

《鼻子》引出了一个叫做禅智内供的人,他的五官奇特,鼻子特长垂到颚下,这个缺陷让他心存心存芥蒂,作为一个出家人,本应该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却被外界所困扰。并且,他又害怕被人知道他的心事,试图掩盖心思,活着真够累的。

这个缺陷使他身心饱受折磨,不仅起居生活受到影响,而且自尊心受到困扰。他试图去改变这个缺陷,但没有成功。说明禅智内供是积极的,他面对缺陷并未消极,他试图去改变这个结果,虽然并不能让人满意,这个过程的尝试值得我们鼓励。而另外一种人,面对缺陷,总是刻意逃避,不去分析原因和解决问题,这是不可取的。

当自身存在的缺陷无法改变时,禅智内供又尝试寻求心理安慰,努力寻找别人身上存在的问题。虽然对于解决他自身的问题没有一点帮助,但至少可以让他心里有些安慰:“存在这个问题的人不止他一个,可以不必烦恼了。”这类人在社会上并不少见,通过贬损别人来提高自己,自己身上存在的毛病没办法克服,就努力在别人身上挑刺,证明别人比他更差劲,以至于就不会有更大的心理压力。这其实是内心虚弱的表现,在贬低别人中找到一种自信,但是问题却永远存在,丝毫没有得到解决。就像禅智内供想寻出一个鼻子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好排遣一下心头的愁闷,最终他也没有找出来。

内心敏感的人总是不愿意轻易暴露自己的心事,就像禅智内供一样,即便知道他的徒弟学到把长鼻子缩短的绝技,但也非要假托他的嘴巴说出来。现实社会中,很多领导者都喜欢用这套“驭人术”,明明自己要干的事,偏偏不说,让手下人替他说,替他干。所以,很多人说,职场中要懂得察言观色的人才能左右逢源。

我们看到禅智内供鼻子缩短后遭致别人的嘲笑,这是为何?我们往往认为的改变,比以前更加顺畅了,实质上并无太多的改变,反而更加糟糕。因为事随境迁,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随遇而安,不过分强求,才是我们正确的世界观。

文章中出现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心理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在一个团队中,优秀的人总是少数的,如果别人都不突出,那就显得自己优秀了。我反而觉得这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很多人常常是“哀其不幸,恨不得其更不幸”,关键是转化这种“迁怒与人”的情绪,进而让自己更加的奋进,否则于人于己都无利益。



当文中最后,禅智内供在黎明的秋风中晃荡着恢复往日风采的长鼻子,喃喃自语说道再也没人来嘲笑他时,我想到一句话:即使真相并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真诚去面对,因为掩盖真相往往耗费更大力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