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撕不掉的标签

2018-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不现若隐
bottles without labels.jpg

这是对标签不是你真实的模样这篇文章的个人理解,也就是说,这不是文章的“真实模样”,而只是我给这篇文章贴的“标签”。

1

在文章一开始,我是心疼杨博士的,在一段不长的文字里,他身上被贴的标签足以将他包裹一圈了。

这些标签有的相互矛盾,有的毫无关联,当它们如此交织在一起时,我想就算杨博士本人也是百口莫辩了。

那么,这些标签又如何而来的呢?

标签其实源于人对事物的认识,标签如何而来就意味着人的认识如何发生,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那里,“标签”有另外一个名字,“图式”。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它从先天的自发的运动和反射出发,绵延不断地发展,通过对外界信息的过滤、筛选、整理,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的认知结构单元。

人们常常会依据自己的第一印象给遇见的人和事贴上标签,进行分类,然后再按照所贴的标签来下定义,做出判断。

对比发现,给事物贴标签的过程就是一个图式的形成过程。

标签这种东西,一旦被打在身上,便很难消除外界对自身的看法。

图式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它代表着你就是这样的人,对那些没有真实接触过的人而言,标签成了别人了解自己的一个途径。

图式决定着信息选择时的相应内容和倾向偏好。

图式基于人们过往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并对自身存在显示出较强的维持作用。人们会过度地接受那些与图式一致的信息。面对信息缺失时,人们更可能填充一些与他们的图式相一致的信息进去。当全新情境出现时,人们仍倾向于运用原有的图式。

于是便会产生认知偏差。

文章中,作者正是准确地把握到了标签带来的负作用,不断地告诫着我们要谨慎对待标签。

不要根据别人贴的所谓的标签,去做自己的判断与决定,也不要随意就对别人扣帽子,下定义。

2

所以,撕下别人给你贴上的标签,也撕下自己给自己写上的标签,摆脱标签的束缚,做回真实的自己。

等等,先别忙着干了这碗在文章最后盛上的鸡汤。让我带你换个场景逛逛再说。

进入一家大型超市,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你摆出一副居家过日子好手的姿态,推着购物车,慢条斯理地选择着所需。突然,你走到一排货架前,愣住了。这上面摆满了高低不一的塑料瓶,里面装着花花绿绿的液体,你恍惚以为置身于化学实验室,根本不敢伸手触碰这些不知名的东西。

其实,没有关系,你只是来到饮料区,只是那些饮料瓶被撕去了标签。

这时,你可能意识到了一个令人沮丧的可能性---也许标签根本无法撕下

为了节省时间与精力,人们常常用图式化的方式(标签)去处理大量的信息。图式(标签)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快速而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

因为有图式,我们可以边吃饭边看电视而不至于把食物喂到鼻子里。因为有图式,我们可以边开车边看路而不至于撞到树上。

形成图式后,我们释放了大脑的内存,让它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信息。否则,没有任何的标签,万物将成为模糊的存在。

因此,支撑着我们逛完偌大超市的,除了钱包,还有那些标签。

3

贴上标签,形成束缚;撕下标签,无法认识。你到底要我拿这标签怎么办?

在皮亚杰看来,在认识过程中,主体会把外界信息(刺激输入)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引起图式力量的变化。这一过程称为“同化”。同化让我们迅速地处理新信息的迷雾,犹如一道光束,瞬间通达。

但是只有同化,就没有发展。

发展需要顺应。顺应是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使主体适应环境。

但无论同化还是顺应,我们都依赖于自身已有的图式进行。因此,标签不是你想撕,想撕就能撕。

既然撕不掉,何不放下“撕不撕”的纠结,转而用另外的思维去看待标签。

我们可以凭借标签去了解他人,了解自己,那些符合标签的定义会得到加强,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标签不是一个人(认知对象)的全部含义,在单个标签定义之外还有巨大的未知存在,我们需要建立更多的标签或者调整原有的标签以使认知更加全面。

当同化和顺应达至平衡,便是皮亚杰认为的智慧。

4

最后,再来欣赏一下作者的精彩比喻吧!

每个人都好比一个多面体,如同切割后的钻石...你只看到一个面向,...无疑就失去了看到多面体的机会,也就失去了看到人性的多面体折射出绚丽的彩虹之光的机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