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营销@IT·互联网策划文案、产品经理、产品运营、营销策划

无共鸣,不营销!掌握这3点写出共鸣感文案

2017-05-22  本文已影响84人  70cb6115b649

一篇公众号文章,别人读完后为什么帮你转发分享?

一个营销文案,别人看完后为什么要掏腰包?

最好的效果,自然是别人看完后发出惊叹:“对呀,你怎么知道?”或者“还是你懂我”,共鸣产生,接下来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很多文案的日常习惯是,先写文章,努力创造共鸣,这本身就是个错误。只有先找到共鸣再下笔,才有可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第一,别追求所有人都是你的用户

如果你要推的是一个美容项目,那么只知道用户是女性是远远不够的。她们多大年纪?是打拼期的职业女性还是相夫教子的全职太太?生活习惯如何?经常出入哪些场合?她们的业余喜好是瑜伽健身,还是种花养鱼?并且通过这些信息勾勒出用户画像,深究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上升到心理洞察。她们从这个服务项目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心理满足。

如多年前看到国外一个汽车广告:

他用买这部车省下的钱,将儿子送进了xx大学(贵族学校)

非常完美地赋予了一部高性价比的汽车另一种意义。这对于它的用户——4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的男人,绝对是心灵的刺激。买了这部车,儿子的大学学费就省下来了。

第二,别去讨好用户,而是成为他们的代言人

给女人看的文案,男人不喜欢又如何?给土豪看的文案,文艺青年嫌弃又如何?

牛逼如乔布斯,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市场调查。他说:“许多时候,人们不知道他们要什么,直到你把成品放到他们面前。”乔布斯时期的苹果,完全就是乔布斯在为自己定制一部完美的手机。他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他对细节吹毛求疵。苹果的定位人群——非同凡响的人。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致敬

他们特立独行

他们桀骜不驯

他们惹是生非

他们格格不入

……

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才能真正的改变世界 ”

是的,乔布斯本身就是非同凡响的人,没有谁比他更适合代言苹果。

雷军,一个真正的手机发烧友,曾经写信给诺基亚公司提出改进意见,可惜没有被采纳。所以才有了小米的定位——为发烧而生。他自己痴迷,在发布前就为用户尝试了所有体验,为黑科技疯狂。

作为文案工作者,如果你本身是所推产品的用户代表当然最好。如果不是,那么,别尝试着去猜测客户,乖乖地去了解你真正的用户,深入交流,越小众的产品,赢得共鸣的可能性越大。

第三,别忘记利用“虚荣”,撬动人性按钮

80%以上的非刚需营销都离不开人性的弱点——虚荣。但如何运用好虚荣却需要很深的功力。

叶茂中在他的书中举过一个例子:昆明 南亚风情∙第壹城

这是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原本给市民的印象是低档、杂乱。如果只考虑消费者需求,只能低价买卖。

但叶茂中洞察到了昆明作为西南偏远城市,对一线城市生活的向往这一心理特点,大胆地作了尝试。广告文案以“商业比附曼哈顿,休闲比附巴黎,购物比附香港”,并大肆喊出“这里是昆明的巴黎!这里是昆明的曼哈顿!这里是昆明的香港!”让“城中村”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精英聚集地,短时间内被抢售一空。

举个反面例子:“10000000白领,用脉脉实现职场梦”。虽然定位准确但丝毫不能显示用户的优越感。如果改成“脉脉,只成就职场精英的梦想”,虽然不一定准确,却让使用者有了更多炫耀的资本。

总之,一切共鸣感文案必须挑起用户的隐秘需求,替用户说出心里想说的那句话,更高级的是,虽然知道用户想什么,却为了顾全她的面子,与用户达成“共谋”。如纸尿裤的文案,如果一昧突出“省事、便捷”,就会让主妇有一种负罪感,或者让长辈觉得买纸尿裤的妈妈是在偷懒。而换一种说法“纸尿裤,解放妈妈的双手,陪宝宝做更多有趣的事情”,是不是感觉更好?

还有很多更高级的共鸣技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用眼睛发现,用头脑洞察。文案从来都不是码字的体力活,而是人性的较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