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8 星期四
按照共读的进度,昨天没有写读书笔记,算是给自己放了一个假,也是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但这次放松却是不折不扣的失误。
自从看了这本书,我一直在提醒和警醒自己,要注意与儿子之间的沟通,要更多的感受到他的需求,接纳他的对抗和表达。可能是我昨天没有看书吧,心里缺少了一丝平静,于是在他作业迟迟写不完的时候,我井喷了。
这次井喷并不是针对我的儿子,而是他的老师和他的学校。好像是个受了委屈的孩子,更像一个愤世嫉俗的愤青,反正言语颇为激进,情绪也很激动。朋友圈里的发言,就能更好的表达我那一刻的心境。
读了这本书,我应该更好的沉下来,应该可以更好的接纳一切的人和事,可在那一刻,我还是因为自己的修行不够,走到了爆发的边缘。并且在朋友圈里,肆无忌惮的抨击着这些所谓的教育者们,就如同一个刺客,将一把冰冷的剑刺进对方的身体一样,无情冷漠,甚至有些气愤和不服。
在那一刻,因为儿子作业迟迟不能写完,听写、背诵、家长录视频、检查等等内容,让我更加的愤恨了。不是双减吗?不是新教育吗?为什么国家层面的决策,到了这三线的城市怎么就难以推进了呢。
想起我曾经对北京来大庆做教育的一位校长这样说过,穷乡僻壤出刁民,大庆虽然是二线,但文化底蕴太少了,这座城市还需要更多的积累。大庆的教育是极度的填鸭和恶补的演化,并不是由内而外的浇灌。
昨天的那一瞬间,我的曾经过往的不服、不忿,都在这一刻融为一体,在作业的引子之下,华为愤怒,层层爆发。还好我的儿子,任我狂风暴雨,他依岿然不动。他没有受到我的太多波及,而是继续按部就班的完成了他的作业。
当下回看昨天的事情,我突然发现,这个小家伙比我成熟稳重,对待事情比我更知道目的的重要性。以终为始,方能精心平和,才能羽化成龙,遨游天际。昨天并没有感觉到他的强大,今天仔细品味分析的时候,才觉察到他的厉害。
不知不觉间,这个小家伙已经开始了自我的建构。我很庆幸,我这十一年的不良影响,他并没有全盘拷贝。他有自己的感觉、认知、梳理、分析、整合和建构的理论体系。而且,他渐渐开始展示他的内心建构,向我们展示他的自我,也向我们宣告,他是独立的个体,他可以去支配和选择更多的事情。
当我今天坐在电脑前,准备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我忽然脑海就呈现了自己昨天的所作所为,再加上这个小家伙的表现。忽然觉得应该写下点什么,正好遇到了今天要分享的这第十一章——再谈感觉。
恰好,今天共读的问题和我要写下的文字相关,于是我也整合一下资源,合二为一一并写下。11月18-19日共读内容:第十一章、再谈感觉。就静静的感觉吧,如果愿意可以把你的感觉写下来。
合上书,你问我再谈感觉讲了什么?我好像又说不清楚它是什么?但我内心又似乎有了一个逐渐清晰的轮廓和模样。我貌似知道了,感觉是什么,感觉因何而来,又因何而兴,又因何而去。
感觉因兴趣而来。是啊很多感觉是因为兴趣,但还有一些因为欲望和愤怒。其实,这欲望和愤怒,也可以化为兴趣而存在。我觉得,这感觉是因为外部给你带来的刺激,不局限于五感给我们的刺激,还可能是心灵和精神的刺激,都会让我们因此而升起感觉。
感觉因认知而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感觉出现之后,最终达到的终点就是认知的建构。感觉是一个认知的前端,如果我们看到的网站一样,后端的数据库连接和运算,就是认知的建构过程,这些过程我们看不到,但这是感觉最高光的时刻,也是他们最骄傲的时刻,更是他们最有价值的呈现。这也是感觉兴盛的原因。
感觉因自我而去。感觉是认知的源头,认知是自我建构的基础。如果说每个感觉最好的结果是成为一块砖,那么这块认知的砖就是自我城堡里最基本而普通的角色。无数因感觉而发展的认识,汇聚一起就完成了自我的建构。这也是精神胚胎进化的产物,更是感觉消亡以自我存在的节点。
再谈感觉,感觉是什么,我觉得它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具有感觉的能力,这比知道它是什么重要的多。因为我们具有这样能力,我们才能成为完整的人,因为具有感觉,我们才能完成精神胚胎的进化。
感觉到底是什么感觉呢?初遇时懵懂畏惧;经历时或喜或泣;完结时心满意足;回味时嘴角上扬。可能感觉还有其他的样子,但无论什么样子,感觉都是应该珍惜的,因为它是我们成长不可或缺的最佳伙伴。
很庆幸我还有感觉,很庆幸我大致知道了什么是感觉,很庆幸我明白了孩子需要感觉,很庆幸我的儿子正在感觉中学会感觉。这就是感觉,一个在感觉中才能明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