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党·环球生活海外萌宝想法

父母要为孩子做好表率:我为一家三口打造了集体工作学习室

2021-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携家带口女博士in韩国

今天趁孩子去幼儿园,我将家里的家具进行了大移位。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属于她自己的书也越来越多,从涂色书、贴纸书、手工制作书等,到分别用汉韩英三种语言写的各类故事书和绘本,加在一起真不是个小数目。

我们之前没有为孩子准备专门的书架,图方便,睡前常读的故事书放在卧室,一部分手工类的书放在孩子玩具房,还有一部分书就零散地放在孩子的小桌子和客厅沙发上。可如果孩子突然想要取哪本书,需要挨个房子跑一遍才能找到的情况不在少数。

我早就有把孩子的所有书按照语言和内容的类别整理到一处的念头。家里有一个多余的书架,之前被我拿来做收纳用,放了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和一些没地方放的资料,今天终于下定决心,把它腾出来给孩子当专用书架。我把这个书架从书房移到了玄关通往客厅的通道一侧,这样无论是要坐在客厅沙发上看书,还是睡前在卧室读故事,都能从同一个地方将想读的书取出。

将这个书架移走以后,书房就空出来了一块空间。我在想,书房至今都像是我和孩子爸爸的房间,而对面的房子是属于孩子的玩具房,这样孩子和爸爸妈妈就像是被刻意隔开了一样。但孩子也时常在我们工作时进书房来“串串门”,能看出孩子对爸爸妈妈书房的好奇,也是因为孩子们都喜欢黏在爸爸妈妈身边吧,和爸爸妈妈在一个空间里,就会自然变得安心。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点子,将孩子的小书桌也移到我们的书房里,这样我们家每一个人在书房都有了一个自己的“领域”,之前被叫做爸爸妈妈的书房,现在就是我们一家三口的书房了。

我们都常听到这句话: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之前,父母应该先做到。正所谓以身作则,学习看书也是同理。我和孩子爸爸经常要坐在桌前处理学习工作的事,疫情期间更加频繁,孩子从小就时而模仿我们的样子,趁我不在书桌前的功夫,爬上我的椅子,小手放在我的鼠标上号称自己在工作,或是拿起我桌上的笔和纸开始涂鸦号称自己在学习。

孩子们天生喜欢模仿父母,现在她和我们在一个空间里,不是模仿,而是真的和我们各占一个桌子进行各自的活动,看书也好,涂色也好,我想这对她来说一定更有趣。

于是我开始重新打造书房,等整理好之后心里非常满意,等待着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的反应。果然,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看到书房的变化后,第一反应就是非常激动,她好高兴的样子,说今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工作啦!

我告诉她,她现在是书房的新成员了,她告诉我们想立马一起工作。当然,孩子嘴里说的“工作”,实际是坐在自己的小桌子前涂色,我和孩子爸爸也配合一下各自坐在自己的书桌前,就这样安安静静地一起“工作”了三十分钟,最后拍了一个短视频把我们的样子记录下来。没想到之前不怎么用的小桌子,现在也变成了这么吸引孩子的东西。(说实话,其实我仍心里有些怀疑,今天的这片美好景象会不会是新鲜感给孩子带来的三分钟热度,还需要再观察下今后的情况。)

我们家书房三岁新成员的位子

之前我也曾经和孩子爸爸说过,等孩子长大以后,有了自己的房间,我想只作为她休息和玩耍的空间,而书房是我们共同使用的。进入书房,大家就像进入一个小自习室或者说是工作室一样,大家一起安静下来,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等。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小学生或者中学生,家长每天要求他快进房间学习,而家长却在客厅里悠闲地看电视、玩手机,这个孩子能高兴吗?这样的情况,小则影响了孩子的注意力,大则会给孩子造成对学习的抵触心理。但是如果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家长也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在同一个空间里让他看到我们也在看书工作,这样会减少孩子的被动心理,甚至会让他感到快乐。我们不也喜欢和关系亲密的同学一起去图书馆自习,或是和朋友一起去咖啡馆读书吗?

我希望从小给孩子培养习惯时,不是用嘴教,而是用我们家长的行为去感染,让孩子从模仿到自然而然形成习惯。

我和孩子的爸爸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在晚上需要学习加班,想象一下再过多少年,孩子上了学,晚上一定有作业,这时我们就全家人一起,各自在各自的桌子前完成自己的学习工作任务,现在想想就觉得很幸福。

我们今天拍的三人坐在各自座位上“工作”的视频发送给了家人,他们说我们三个人不像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而更像是朋友的关系。是的,孩子是一个独立体,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我们需要扮演的是一直陪伴她长大的好朋友角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