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过去了!
1997年12月1日,西安发生“121大案”。两年后,这件事被搬上电视,拍成了《12.1枪杀大案》,播出时万人空巷。
虽然纪实性的风格让这部电视剧本身得到了相当高的赞誉(豆瓣评分9.2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显得太过于真实,这种拍摄手法对于西安市的城市形象来说并不友好:给很多看过这部电视的人留下了西安永远一副灰蒙蒙、脏兮兮的印象,也留下了西安人不好惹的形象。
20多年过去了,西安早已不是电视剧中脏乱差的样子了,但是有关这件事这部剧,已经成了西安人聊天时口中的都市传说。
121大案案发至今整整23年了。
1997年12月1日凌晨,受伤刑警在东郊职工医院抢救时,随身携带的六四手枪和5发子弹被偷,围绕这把失窃的手枪接连发生了多起命案。西安导演刘惠宁根据这个案件拍摄了纪实警匪电视剧《12.1枪杀大案》,1999年上映。
这部电视剧是历年来中国警匪片里的佳作,极其逼真的纪实片手法,详细记述了这个案件从案发到侦破的全部过程。众多当时办案的刑警真实出镜,本色演出,反面人物刻画也非常生动。即使比起近年大火的刑侦网剧《白夜追凶》、《无证之罪》,也要略胜一筹。
在我看来,《12.1枪杀大案》最好看的地方在于,它以一种少有的视角,真实呈现了当时西安的社会百态,让人回味无穷。
电视剧播放时候,街道店铺很多地方还没有改建,电视剧情节和真实街道完全重叠。
比如兴善寺西街,今天飞炫广场那地方是一个集贸市场,北侧两排饭馆,家家都挑着凉棚,当街摆着两排桌子,晚上店里的伙计就在桌子上睡觉。
一条小路两侧摆摊买衣服,三轮车骑过去都很拥挤。电视剧里丢枪线索陷入困境,寻找回族小孩马小保,就是在这个街道上挨家挨户排查中发现的。
刘刚在兴善寺西街碰到有案底的赵雷,赵雷正在泡馍馆洗碗。天寒地冻,赵雷的一件秋衣一个外套衣服单薄、手皴红肿。刘刚可怜他,给了一百块钱,让其买衣服买药。放在1998年,一百块不是小数字,大学刚毕业的也就五六百块钱工资,城中村房租几十块钱一个月,商品房售价每平米2000元不到。
刘刚感化了赵雷,他供出了马小保,马小保就是偷枪的人,这成为整个案件的转折点。
片子里经常出现警车鸣笛出门的镜头,背后就是公安局的大门,瓷砖铁栅栏门,彩色灯泡装饰四周。镜头一转就是西大街、钟楼、鼓楼。电视剧播出之后,整个西大街改造工程开始,当年街道两侧的砖木结构二层小楼全部拆完了。
镜头下2000年前的西安,除了马路很多地方地面都没有硬化,垃圾遍地都是。苏式的老建筑、砖混结构的二层民房、烧火取暖冒烟的烟囱,整个城市的冬天,灰蒙蒙一片萧瑟。
马乌沙、马小保、马小银等片中出现的甘肃宁夏打工小孩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孩子大多早早辍学,来到西安只能在泡馍馆、小吃店打工为生,夜晚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晚上或店里拼桌子睡觉,或挤在炉边或者通宵录像厅。
每个人都是衣着单薄浑身脏兮兮,身上带着青伤红伤,不是被饭馆老板打就是因为偷窃被打,甚至这些孩子之间也经常打架。
从穆文修当时处理这些孩子的语言就可以一瞥当时公检法是如何对待这些混迹于城市的打工娃:“有问题的送看守所、吸毒的送戒毒所,不偷不抢的送收容站”。
警察在桥梓口羊肉泡馍馆询问店主,追查马乌沙时,一个小伙计偷偷溜出去,抓捕之后知道是甘肃人,身负三条命案。当年看到这,太怕人了,随便一个店小二都是杀人罪犯。
马小保混入抬担架的人群,将受伤刑警的皮包偷走,里面有一百来块钱、香烟,还有一把手枪。他鬼迷心窍想着手枪也能卖了换钱,第二天把手枪在西门城墙外挖了个坑埋了。十几天后因为偷窃腿摔伤了,想要卖枪治病,于是找到了董雷。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董雷:“我要了,多少钱?”
——马小保:“两千” 。
——董雷:“你卖大炮呢?太贵了。”
……
——董雷:“给,这是五百!”稍微一犹豫,又说:“再给你二十,你俩吃个泡馍去。”
这段生动展现了马小保等孩子的可怜,也让董雷的形象更饱满,和汪强这种杀人恶魔不一样,董雷有时对弱势人群还是会有怜悯之心,更复杂的犯罪人格。
董雷,一个极其残忍的凶犯。他还在山西黄河边修大坝的时候,因不满老板的作为,把老板弟兄两一个踹下黄河一个勒死扔进黄河。在天津被雇杀人,被捕后押解过程中摔断四根肋骨跳车逃窜。在南方杀了人之后心安理得在旁边小旅馆喝酒睡觉,看着警察在勘察办案。带着石头“看戏”,在太白路建材市场枪杀出租车司机。
“一个两个不算杀,五个六个没有啥,十个八个才开花,连着杀他一百个创个世界纪录才好呢!”
一次次作案,得出最宝贵的经验就是不留活口,不走回头路。
能和王双宝塑造的董雷相比的,只有今年《无证之罪》里的李丰田。
剧中的警察,有的人满口地道陕西话,有的人道北河南话,有的人陕西普通话,很生动也很真实。对当时刑警办案,电视剧也拍的非常真实。
从丢枪开始,12月16日封世伦被杀,12月23日枪杀郭阳案,12月27日枪杀张海潮案,1月26日准备抢劫光华路工商银行未遂,再到枪杀家具店老板……一桩桩案件扣人心弦。
当时没有互联网、摄像头、指纹排查,连身份证也不普及,破案基本就靠实际走访线索摸排。只要有一丝线索就去原籍排查,只要找到罪犯就无穷无尽的蹲守抓捕。
整个电视剧情节就是找到一个人,落实几条线索,分头去落实,线索断了再重新找,一点点推进直到最后找到凶手,基本没什么科技手段,全靠人力。
对话很有意思。第一集里蹲守抓爆炸犯,几个人在楼顶对话,“你慎重点,那家伙身上有炸药,要有个啥事我都不好给弟妹交代”“现在还想喔揍啥呢,会慎重”。抓到罪犯妻子审讯时,“你男人玩炸药,你贩黄碟,真称得上志同道合”。
刑警多为便装,浓浓的时代风,人人一件皮夹克,腋下夹一个小皮包。帅哥刘宏阳有些例外,全剧灰色西装西装革履到底,鸡心领毛衣配领带,每次去酒吧、歌舞厅去调查都是他去。
剧中警察差不多都是大烟枪,见面寒暄先点根烟,审讯时候烟不离手,蹲守时就靠抽烟提神,到开案情分析会时候,一群人聚到一起,烟灰缸满满当当的溢出来。
警察审讯嫌疑犯过程,通常一个扮演红脸一个扮演黑脸,一个负责软化劝解一个负责恐吓威胁,审讯马小银时体现特别完整。
马小银被抓之后,刘刚问:
——“你叫啥?”
——“我叫李小龙”。
——“年纪不大你还是个追星族,咋不说你叫陈真呢,好好说话你到底叫啥?”
——“我叫陈真。”
——“好,你叫陈真,那你是哪儿人?”
——“山西。”
——“你都没听听你的口音,恁明显,你还说你是山西人,咋不说你是河南人。”
——“宁夏人。”
……
一个案子的侦破过程原原本本一丝不落地展示出来,包括走的冤枉路甚至是守候的过程,带入感极强。
虽然从技术上看,拍得很粗糙,镜头上经常带着灰尘,甚至有水渍,画面模糊,声音质量差,噪音很大。但贵在真实,真实得不像电视剧,而是一个纪录片。
为什么要用这种拍摄手法?有传言说这部剧本来是公安内部教学片,我不这么认为,《9·18大案侦破纪实》的编剧李功达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用纪实,不仅要让整个故事变得真实可信,同时,还想捎带出我们这个社会的人们生活的某种形态;争取让片子最大限度地接近生活原态,最大限度地靠近当今人们越来越躁动不安的心灵,不仅力求外部形态的真实,内在的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的情感也力求真实,与观众共同面对新的生活中新的课题。追求真实,如同追求真理:一样的诱人,一样的艰难,一样的没有止境。
也许就是这个理由,一句“枪响了,出事了!”成为了很多人的共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