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A:六岁儿子老摸我,会不会变成同性恋?
前天做依恋关系的心理讲座,现场有几位妈妈提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这里简单记录下。
妈妈A说:“我的儿子今年6岁了,总是喜欢在睡前要摸着我睡觉。有时候摸的我很痒,我就很讨厌,但是,我要是推开他,他又很不高兴。说,不摸睡不着。前些日子,我听到人说,这样容易让孩子发展处同性恋倾向,我越想越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陈老师:“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会从性驱力的发展去考虑。旧的理论有点像是说,每个人就是一架飞机,有两个发动机,一个是性驱力系统,一个是攻击驱力系统。性驱力系统在3到6岁会开始小试牛刀,然后,沉寂下来,等到青春期在正式启动。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因为,一般哺乳动物都直接性发育完全,开始有生育能力。但是,人类的性驱力系统会停下来,潜伏个十年左右,然后,再次启动。这可能和语言发展有关,这十年人类幼崽需要学习知识,而知识可以增加活下来的概率。这是从进化角度而言。那么,旧的理论就会担心,孩子要是过早的激活性驱力系统,造成功能紊乱怎么办?比如,幻想层面上,男孩想要把性驱力投注到母亲身上,但是,母亲拒绝,男孩受到打击,从此对异性产生反感,转向父亲,对同性产生好感,从而,变成同性恋。或者,母亲接受了,但是,孩子又害怕父亲因为嫉妒而来报复他,阉割他。或者,母亲接受了,孩子幻想层面又发现自己无法满足母亲,从而,产生自卑。反正,在这个象征游戏里,孩子和母亲都很纠结。其实,今天学习了依恋理论,我们就可以跳出这个象征游戏,直接考虑,孩子摸你就是一种对你依恋的表达,就好像我们放的视频,小猴子不是为了奶水而去抚摸毛皮假妈妈的,而是,抚摸本身就是依恋的需要。所以,你的儿子摸你,本身就不是为了获得什么性的兴奋感,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依恋的满足。这样想就没有什么好羞耻或者害怕的了。”
哈洛猴的依恋视频_腾讯视频
妈妈A:“那他为什么会有依恋的需要呢?”
陈老师:“这和你问为什么有重力一样。从某种程度而言,我们的生活就是尊重是什么,而不要问太多的为什么。假如,你尊重了某种规律,那么,你和你孩子的关系就会顺畅。”
妈妈A:“那我该怎么办呢?”
陈老师:“可以大方的告诉他,妈妈知道你摸妈妈是因为你喜欢妈妈,妈妈当然也喜欢你了。不过,你长大了,不再是小婴儿了,只有小婴儿才一天到晚的抱着他的妈妈。你大了,就需要变得现实些,学会用语言来说出你的感觉了。比如,你可以告诉妈妈,妈妈,我喜欢你,我想摸你。然后,妈妈会告诉你,妈妈知道了,但是,你长大了,摸妈妈是不适合的行为了。六岁的孩子,正常的表达爱的方式就是抱抱了。我们可以抱抱了。”
妈妈A:“那他要一直抱呢?”
陈老师:“这个可以适度了,西方人不论多大也会拥抱彼此的,也没见出现心理问题,当然,这里有文化差异了。你可以选择自己的度了。比如说,出门时候抱一下,睡前说晚安了抱一下。总之,孩子一般按照快乐原则来行动的,但是,我们慢慢让他们学会现实原则就好了。现实原则就是发展出适合的行为来替换掉不适合的行为了。另外,这有点像心理断奶,其实,喝够奶了,自然也就断了。你给够安全感了,孩子的探索本能自然就出来了。他就会去玩他自己想要的了。”
第二个问题:
妈妈B:我感觉我给孩子的安全感应该足够啊,都当了三年的全职妈妈了,可是,为什么我孩子看上去还总是胆小害羞呢?
陈老师:“嗯,我不知道具体你和你孩子是怎么互动的。不过,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不是说时间上陪伴的多就好。关键是看互动的质量。这和很多婚姻一样,结婚几十年,然后,离婚的时候,彼此抱怨说,这些年压抑的太辛苦了,关系太虚伪了。所以,作为母亲,一定要考虑自己母爱的质量。就是你喂孩子一次奶,有没有做到眼神对视呢?有没有和他进行内心对话呢?有没有看到他的情绪表现呢,比如,他咿呀就是他想和你说话,他扭头可能就是他觉得刺激太多,不想继续互动了。比如,我们可以回想刚才沙龙中,我从《情感依附》这本书中转述的,母婴互动片段(见下图)”
陈老师:“现在流行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其实,母爱也是这样,比一比可能才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个人推荐大家另一句话,一切罪恶来源于比较。罪恶感就是内疚感,就是我们承认自己做错了事情。有了内疚,就更可能去改进。下面这个视频,我个人感觉是完美的,不过,完美是优秀的敌人了,我们只要做到优秀就好了。”
母婴互动之喂奶三部曲_腾讯视频
问题三:
妈妈C: 我儿子就好像你说的矛盾型依恋,做什么事情都要回头看我,出去见个朋友,人家的孩子都大大方方的去玩,他黏着我,推都推不出去。我该怎么办呢?
陈老师:“依恋行为和探索行为是需要平衡的。依恋就是我们找到安全基地,然后,情感充电完全了,就会出去探索环境,获取自己想要的。我们经常抱怨孩子学习困难了,练钢琴被动了,出门胆小了,其实,换个角度会不会是父母的安全基地的功能太差了。孩子还没有充好电,就被逼着出门了,那么,孩子内心依恋系统是空转的,浪费大量的能量,造成其他系统的紊乱。就好像,你让一个人去干活,但是他饿着肚子,总是会心不在焉或者愤怒的。”
妈妈C:有可能,我好像确实喜欢逼着他快些做事情。那现在纠正他的依恋模式还来得及吗?
陈老师:当然来得及。成年人的依恋模式都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觉察和修正,孩子因为人格还在构建中,好像流沙一样,流动性和可塑性都很强,能早点开始影响,就早些了。预防总是要比治疗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