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书架上的书,真的是你的吗?

2018-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知复
书架.jpg

我从初中到现在,一直特别喜欢买书。一看到喜欢的书,或者有用的书,或者可能需要看的书,只要不贵,就赶紧买下来,放在自己的书架上。
结果你一定也已经猜到了,我买了很多书,真正去读了的,少之又少。读了之后真正吸收消化的,又进一步少了很多。
我们曾有多少次满怀憧憬的买下一本本书,满足的放在自己的书架上,开心的看着自己满满的书架,却几乎总是只把它们当成了好看的摆设?
原来这些书,买来只不过是用来骗自己的。

并不只有书架上的书帮助我们欺骗自己,我们其实一直习惯于用各种事物欺骗自己。

你看起来拥有的东西,常常只能给自己带来表面上的充实感,只有内心才真正知道,这些都是假的。
因为你不用它们,所以其实,你一无所有。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极其发达的时代,获得物品和产生联系比以往要容易的多。我们常常很容易就得到很多东西,然后就误以为,这些东西已经属于我们了。
都是假象!
而到底什么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我认为:至少是自己切身体验过的,最好是思考总结过的,甚至是反复使用过的。
譬如说,书一定要亲自读才可能进入大脑,研究资料一定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才算属于自己,朋友一定要经常保持联系才行。

可我们为什么能够轻而易举的接触到这些东西,却不愿意去做呢?
依我看,就一个字:懒。
上面说的这些行为,比如读书,是要消耗脑力的。我们宁愿去娱乐,或者做一些机械的努力,也不愿主动思考。
于是我们就常常骗自己:我已经拥有了,或者我可以改天再去做。
所以我们手头看上去拥有的东西就被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一直也没有着急去做,也就是一直没做。
这大概也是拖延的本质之一。

如果你有拖延症,很可能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错误的把可以随时得到当成已经拥有。
希望,我们能一起反思一下:

醒醒吧!看看自己书架上的书,你读过其中的五分之一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