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
每年的二月初二
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升起
古人相信青龙抬头是祥瑞之兆
此时正值春耕将始
于是人们纷纷烧香燃炮
敬龙祈雨
以求新的一年
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
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
因为龙抬头节是一年中春耕之始,故而也叫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二这一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重农耕,以致后来的统治者纷纷效仿。皇帝会在这一天率文武百官亲耕一亩三分地,亲自示范,以敬天地。除此之外,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习俗,流传至今。
| 敲龙头
在中国民间,农历二月初二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
此时,阳气上升,大地回春,农耕在即,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很多农家人会在二月二清晨找来一根长竿,敲击房梁,谓之“敲龙头”把龙唤醒,保佑家宅平安。
而在北方的农家院里,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打好囤,备好梯,丰衣足食无忧愁”。
于是一大早,勤劳的农人就在自家庭院、大街,用铁锨把草木灰撒出数个圆圈,中间再撒出十字,将五谷杂粮放于其中,俗称“打灰囤、填囤”, 寓意新的一年仓囤盈满,吉祥丰收。
| 炒金豆
相传玉龙因不忍百姓受干旱之苦,私自降雨而被玉帝惩罚。玉帝立下规条,只有人间遍地金豆开花才会释放。
百姓因感激玉龙降雨恩情,于是家家户户炒玉米,炒黄豆。豆子一入锅噼里啪啦地开了花,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让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
记得在小时候,每到二月二这一天就会和玩伴交换形状不同的豆豆吃。如今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二月二炒豆豆的习俗仍然保留了下来。
| 剃龙头
趁着蛰龙升天的吉日,民间认为二月二剃头,会使人鸿运当头。
小孩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儿童健康成长。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
正如民谚所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 吃龙食
为了纳吉祈福,二月二这天吃的食物都与“龙”相关。
面条被称为“龙须面”,吃面条是“扶龙须”,水饺被称作“龙耳”,米饭被称为“龙子”,馄饨称为“龙眼”,煎饼则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就连吃猪头也要被称为“食龙头”。
一切食物都取与龙有关的特征与寓意,所有这些都寄托着人们最朴素的愿望,希望神龙赐福人间,太平安康。
| 宜开学
“二月二”也是一个企盼学业有成的日子。过去私塾先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学生们也会念叨:“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而此时正值字字乾坤·千字文传习社第十班开班,祝愿千字文传习社十班的学长们独占鳌头,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