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成绩这么优秀,却在人际交往中如此不自信”
1.
我的一个学生,五年级到六年级,我带了TA两年语文,对TA印象深刻,TA的作文能力突出,语文成绩名列前茅,但是孩子胆儿小,怕与老师交流,也害怕在教室里发言,即使发言,声音也是很低很低。
课堂上,我会给TA更多温柔的目光,鼓励TA发言,和同学们积极互动。
闲暇时候,我会问TA一些课堂以外的东西,比如家庭,比如学校情况等。
有时,我会给孩子布置一些反应孩子成长的作文题目,好间接地了解孩子。
通过这些,我得知,孩子小的时候,爸妈在外地,为了能够在银川受教育,爸妈把孩子放在了银川的姑妈家,孩子的父母每周过来看孩子一次。
孩子年龄尚幼,在姑妈家,很多事不敢沟通,而且姑妈本身是一名教师,非常严厉,作业不会写,或者写不完,就会严加批评,在孩子眼里,这成了无法消解的痛。
这种严厉,换做父母,可能孩子会好受点,但除过父母外的亲人,再亲,都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了害怕的种子,做事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是这种“害怕”的外显,久而久之,不爱言语,不爱沟通,对人有防备心理等等就形成了。
2.
无独有偶。
我也有这样一位同学,TA性格偏内向,不敢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患得患失,老是怕别人异样的目光,这种过度的惧怕也来自于小时候。
有次她跟我讲,说小学整个阶段都是在舅妈家度过的。舅妈人好,对她也挺好,几乎不说她,也不让她干活,干活平时都是舅妈自己的孩子。
我这位同学说,就是这种对她的好,让她老有种外人的感觉,她的内心是极不平衡的,她还是渴望在父母身边,哪怕是父母的骂骂咧咧。
两件事,都是童年父母陪伴的缺失。
无论在怎么好的亲人家庭,孩子都做不到释然,很难找到安全感,无论亲戚是否严格,是否如春天般温暖,孩子都会有一种被边缘的感受。
边缘感在成人的世界里也有,但是成年人懂道理、会消化,换成小孩子,就有了心理阴影。
在教育上,这被称作“共情”不够心理,共情不够,孩子又幼小,有些心事自己想不通,又不及时排解,久而久之,胆小、不自信、害怕表达自己等,就在成长过程中体现出来。
如果这些情绪不能有效疏导,再加上父母不仔细体察,就会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产生不利影响,很多青少年的叛逆、待人接物不坦然,以及人际关系的不融洽等都可以追溯到这里。
足以说明,父母的陪伴教育有多重要。
3.
有陪伴,还要“有效”陪伴。
孩子在父母那里获得关爱,汲取养份,吸收能量,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经常会读到马斯克成功的母亲教育,也会听到奥马巴在演说中讲到自己的母亲,两位西方母亲,哪怕是离异,哪怕在艰苦岁月,都会把孩子带在身边,一边抚养,一边为孩子做榜样。
这种“有效”的陪伴教育,和对孩子的正向引导,到了今天,也是我们每个为人父母的要学习的,我们不必很成功,不必多杰出,只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懂教育的头脑,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给予正面引导,孩子就会少走弯路、多成才。
孩子拥有健康的身心,美好的性格,独立的人格,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作者简介:虎雅彬,文学硕士,银川市作协会员,一名体制外的独立教师,不端不装的文艺女青年 1899520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