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的背后
——记《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读到第五本的我,突然发现,作者讲的道理多了起来。言论上,是激进和鸡血的;形式上,是通俗和易懂的;内容上,是鸡汤和正义的。在每一个英雄的人物受磨难时,作者会为他们灌下一大碗鸡汤,继续前行。
一时间,书里鸡汤横行,道理横飞。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会帮助我们反思过去,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我们才能更好的规划未来。讲历史一定离不开讲道理。现在我们想象,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和你讲道理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他是小辈,我们大多不屑于倾听,也就无所谓服不服;如果他是同辈,我们会有万种不服,各种反驳;如果是长辈,我们依旧不服,只不过会放在心里。历史的神秘就在于,总有一些事情我们自己看不明白,总需要有个人告诉我们如何分析从而看出端倪。历史道理必须要靠代代的传播才能发挥它的价值,所以,讲道理也是一种历史语言的艺术。
这里我说的书中的道理,与之前的幽默有着重合的地方,但这并不冲突,因为幽默是作者的一种表达习惯,所以,明月同学会把有些道理讲的幽默。但我觉得,不能把道理放入幽默中的一个境界,就在于道理,早已与这些小打小闹的幽默区分开来了。道理,重要的是有深度和广度。
深度和广度有了,问题也就来了。道理怎样讲才能深入人心,鞭辟入里呢?
明月同学回答:“用大白话呗。”是的,就是大白话。但这大白话,不是说用就用的,一定要放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段落、合适的停顿处。在这本书中,所有的道理都被放在事件讲完后的作者评论里,这样的好处就在于,有了前面的事件铺垫,把最后的道理拎拎高是轻而易举的。就像当年我们写作文,最后的一段一定要以小见大,一定要上升一个高度、一个层次一样,作者把道理放在最后讲,说着说着就激动了,说着说着就可以激发我们的热血或泪水。这个时候,别说道理了,什么我们都觉得有共鸣。因为情感被推到了一个高处,必须有一个发泄口,道理便是这个闸门。道理说完了,这个故事才算最终完满,我们读者的心情才会慢慢回复平静。
(写到这里,我插一句,我有这种感觉估计是小时候的寓言故事看多了,回想那时候的寓言故事,最后总要加一段告诉小朋友的道理,所以长大后的我,还是喜欢接受这样的讲道理方式。)
但这样写,我觉得还是有一点问题。由于最近这本书道理讲的太多,我的情绪被调动的太频繁,现在的我,越来越失去那种最初的和作者一起的共鸣感,这就没什么吸引力了,唉~毕竟我还是喜欢看故事,要是总和我煽情讲道理,我也会麻木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