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时评时评当下力量时评

拾金不昧反被当“小偷”,信任哪去了?

2016-10-27  本文已影响82人  Thjm
图文无关

文/徐甫祥

10月24日下午,家住西安的袁女士发现手机丢失,3个小时后,终于打通了自己的电话,一男子称被他捡到了,双方约定在咸阳交还手机。没成想,交还手机时因警察接到袁女士求助到场,致男子产生误会,继而袁女士被打,原本前来归还手机的男子也因打人被拘。(10月27日《华商报》)

袁女士的手机失而复得,本该值得高兴,却因误会所致,一言不合即“开战”,从而让好事变成了坏事:袁女士的手机“完璧归赵”,却白白挨了一顿打;而拾金不昧的男子,也因打人进了派出所。你说这冤也不冤?

男子打人决然不对,但火气能够理解。捡拾手机,好意归还,且不要半分报酬,却好心不得好报。让警察现场“助阵”,分明是把好人当成“贼”。面对如此“待遇”,想要淡定都难。更不说到了派出所门口,袁女士还在嘀咕男子“偷了手机”,这才导致男子亮出了拳脚。

而袁女士似也满腹委屈。因一直怀疑手机不是丢失而是被盗,加上其后3个小时接不通,便向西安警方报案。虽然随后联系上了捡拾手机的咸阳男子,对方也爽快答应归还,但由于心中疑惑未解,加上相约在男子所在地交还手机,恐生不测,于是又求助咸阳警方“保驾”。没想到,正是这一在她看来是确保万无一失之举,却让自己饱尝拳脚之苦。

其实,“不信任”才是问题所在。如果说最初向西安警方报案,是缘于不知道手机是遗落还是被盗。那么,随后求助咸阳警方,就分明是一种视对方为“小偷”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体现在手机失而复得的整个过程:譬如,手机之所以3个小时不通,本是电量不足,加之男子在驾车返回咸阳途中,不便接听。但在袁女士心目中,则成了男子欲据为己有的征象。

再有,交还地点选在咸阳,只为男子家住这里。试想,人家拾金不昧,分文未取,莫非还要从咸阳送到西安不成?何况,地点选在大酒店门前,而并非荒僻之处,也断然不会生出险情。很明显,袁女士如此心态,更多源自一种“莫须有”的猜疑。

而这种无端猜疑,与其说是源自对这名男子的不信任,不如说是眼下社会信任度下跌引发的后遗症。就如前段时间媒体披露的各地母乳库“遇冷”,并非母乳过剩,也不是没有产妇缺奶,而是母亲们怕其“不洁”,致婴儿染病,因而宁愿喂奶粉也不敢用母乳库的母乳。

诚然,万事皆有因。社会缺失信任,不能不说是与前些年不少食品中检测出苏丹红、瘦肉精、双氧水、福尔马林、工业盐等化学添加剂和农药残留相关。正是这些“毒食品”的存在,刺痛了民众的神经,从而让信任“贬值”。而袁女士之所以老是怀疑男子是偷不是捡,老是疑惑赴约去取手机恐有不测,谁能说不是基于这类恐慌导致的连锁反应?

社会一旦缺失了信任,则人们无法和谐相处。就如这起看似不起眼的拾物归还,闪现着诚信之光,倘信任尚在,原本能让彼此心中温暖很久很久。而今,若拾金不昧都成了“高危”行为,不知是可叹还是可悲?

故眼下需要的,不是延续这种“猜疑”,而是寻回久违的“信任”。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修复信任同样也需要时间。但人们不妨从自身做起,从眼前做起。就如袁女士固然遇事需要警惕,释放善意更必不可少。倘若此番袁女士换一种做法,把“猜疑”换成“信任”,则结果将大相径庭。即便谨慎行事,也不该随意给对方贴“偷”的标签,更不应恶语伤人。如此,人与人之间须共同守护和培育的信任,才不会渐行渐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