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苏轼经典明月诗词,开头提出同一个问题
被称为“谪仙人”的李白,对触不可及的明月星辰有着向往,面对着天上一轮月亮,他也用诗抒发着他对月的思考,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一首《把酒问月》里;而苏轼,也曾设想自己前生是月中人,因而在他最有名的明月诗词《明月几时有》里,亦有“乘风归去”的感叹。
《把酒问月》与《明月几时有》这两首诗词,跨越不同的时代,开头提出同一个问题,诗词中描绘着诗人词人对明月、时间、人事的思考与感慨,但寄予的感情及人生态度却不尽相同。
白诗:明月恒常不变 人事更迭如流 不如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诗的开头,直接就提出了一个当时的人没办法回答的问题:苍茫的青天上一轮明月高高悬着,它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李白含着酒意问出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当时的人们想要攀登上明月无法做到,然而月儿却可以跟随着人的脚步而行走到天涯。人们只看到它晚上的时候会从海上悄悄升起,也知道早晨的时候它会隐没进云间吗?
写完了月儿何时出现、隐去的现象,诗人发挥了他最为擅长的丰富的想象力:此时的月宫里玉兔正在捣着药,从春到秋,从冬到夏,可嫦娥孤单单地住着又能与谁比邻呢?
想象之后,诗人一下子转入更加深刻的哲学命题:在从古至今如此漫长的时间长河中,现在的人未曾见过古时候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却仍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轮。
你看那人事代谢如流水,世间之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天上的明月却始终常在,仍是最初的那一轮。
诗人用这月的恒常不变,即宇宙的恒“常”,凸显人事的“变”化,而将人事这短暂的流变,置放于宇宙的恒常之中,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因而,只希望在对酒当歌时,能够让这月华常照杯中,尽享人生的美好岁月。在对人生与宇宙进行了一番深度思索后,李白又回归到了他飘逸的主题: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苏词: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这首《明月几时有》开头与李白《把酒问月》开头如出一辙,两位诗人站立在不同时代的空间下,对着苍茫青天提出了同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这就是所谓“天问”,然而天却不能答。
李白想要“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而从这首明月词中可看出,苏轼对着天上的月宫,也有自己的向往,并且视之为“归去”。陶渊明想要“归去”的地方,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那是他的精神家园;而苏轼想要“归去”的,同样是逃离现实的精神“桃花源”。
但是他的这种向往只停留了一秒,下一秒,就因为“高处不胜寒”和“起舞弄清影”,觉得不如留在人间。在官场上受到排挤,仕途不畅,苏轼一定有过“仕”与“隐”的挣扎,但较之于个体命运的起伏而言,他显然觉得安一方之民,乐一方之业更加重要,所以苏轼虽心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念想,却从未真正远离民生。
下片词人主要在怀人,从中秋的圆月写及人间的别离,人间有悲欢离合,月不如人有情,却为何也有阴晴圆缺?然而,月虽不能长圆,但却自能盈亏,周而复始,人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别离,自也有欢聚。所以希望人们能够长长久久,即使分隔千里,依然能共浴这同一片清辉。
李白诗与苏轼词,面对青天上的同一轮明月,所探讨的其实都是明月与人事,宇宙与生命的哲学话题。不同的是,李白侧重用今古同一轮明月来映照古今人事代谢,落脚点在叹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并提出需趁美好的年华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而苏轼则侧重于用月亮自会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来透视人间悲欢聚散的常态,并寄予人事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意愿。
一诗一词,出自代表不同时代最高才气的圣手,两者同样仙气飘飘,蕴含着对自然、生命丰富的思考,却又寄予各自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宇宙恒常,人事更迭,短暂寄宿、匆匆于人间的我们,该如何对待这看似漫长实则多么短暂的生命呢?我们都该好好思索。
本文由读书灯下原创发布,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