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端午节,已经回不去了
01
小时候很喜欢端午节
因为过了端午节,大人们说才真正进入夏天,才允许我们下水游泳,抓鱼,抓螃蟹
每当节日将近的时候
亲人相聚的欢乐回忆便又一次温热重播
那么,我国端午习俗是怎么过的呢?
最记得的是农历五月初一开始
到处弥漫着各种交织的香气
箬叶、红枣、五彩绳、荷包、艾蒿…
这些诱人的香气盘锢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古代诗人以诗歌的形式来纪念屈原
**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02
到了现代从我记事起,我们那儿过端午节,通常是以下几种方式。
端午食粽
吃货一群表示终于等到蛋黄的、鲜肉的、豆沙的、大枣的、葡萄干的、香肠的等等等等各种口味的粽子。
我们家包粽子的时候,邻里们把食材都拿来放在一起互动比赛,争相拿出自己的最拿手的包粽子手艺,共享端午安康时节。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有的家长还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在我们家乡的龙舟团队曾经参加每年省活着自己地方举办的龙舟大赛,每年都获得冠军,成为那段时期的光辉岁月。
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每年端午,家人都会把艾草用红纸包点缀后悬挂在每扇门的两边,不但防虫,还代表家庭幸福安康。
抹雄黄酒
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 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03
端午这天人们最关注的必然是
江河里一年一度赛龙舟盛会了
不同村的龙船有不同的装饰和标识
龙头龙尾神符,船船都有神佑
与其说这是一场竞争激烈的龙舟比赛
倒不如说这是“游龙探亲”
平时忙于工作生活,奔波疏离的邻里街坊
趁着这一次赛龙舟,终于可以停下来
聚在一起,打气分享
过门都是客,别管认不认识
下船吃块龙船饼,大家自然地熟络起来。
端午的这些习俗,从内在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值得尊重。
如今,过节的气氛没有以前那么浓烈了。现在社会不断进步,大家也越来越忙,生活更趋于简单化。
工作忙起来,没有节假日就不能回家过节。粽子到处都可以买得到现成的。更不用说去看赛龙舟了。
但是我更喜欢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气氛,端午节在各地也有不同的过法。
你家端午怎么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