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建――远斌老师工作坊收获
一、团体触觉游戏
1、拍手找朋友
找呀找呀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我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石头剪刀还有布 输了你就跟我走
2、拳王产生 与主次持人猜拳
首尾联成一个环 后面按摩前面
石头:捶背 /布:拍打/剪刀:挤捏
可边做边唱《小小快乐在心中》
唱完一遍 交换方向
3、也可在大群里找一个相对不熟悉的人
直接结成一对 相互熟悉 分组按摩
练习表达自己的需要
和询问对方的需要
被按摩者练习清楚具体的表达自己的需要
按摩者练习根据对方需要调整自己的行动
二、家校的佛堂图景
屋顶:有一群有一个想法想要创建一所华德福学校(带着人智学基于对人的理解),这是属天的,把精神理念带入进来。
地基:基于这样的理念开始寻找合适的场地,需要建筑物、设备设施、钱等属地的物质基础。
在屋顶和地基之间至少需要两个支柱,
一个是教师负责在学校开展教学工作;
一个是家长负责在家对孩子进行养育;
而把教师和家长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中间的许多小佛爷―孩子。
而“教”和“育”之间需要沟通,需要协调,这就有了第三根支柱学校的行政工作,行政尤为学校的心脏,需要一定的节奏,有人称其为“核心团队”。
在一个组织里要分清谁做事?谁管人?谁约束人?谁关心人?可以成立“关爱小组”
在组织机构里,谁承担的责任越大,谁就得到的期望越高,同时受到的指责就越多。想法永远不会出错,只有做才会错,并且只要做就会错,做的越多错的越多。这时候核心团队的作用尤其重要。若这时核心团队的作用是负向的,就会消耗当事人的心力(做事不会把人累垮,但指责可以把人打垮),最后可能会让当事人放弃,不想继续做了,觉得这样做不值得。
如果在一个团队里没有人指责我,说明我在这个团队里不是重要位置。
公平存在吗?谈公平是不接受现实。我们需要的是谈需求,谈需求比谈公平更人性(远斌老师通过是否开空调这个例子来讨论公平和需求)。
三,家.校沟通的原则和界限
(一)家校沟通的途径
1,日常沟通:入园和离园时点
入园:观察孩子今天的状态,听听家长的反馈。例如:没吃早饭,早晨被叫起来的,说嗓子疼等等
离园:老师对家长反馈孩子今天的状况。例如:没有睡午觉,加餐吃多了晚餐少吃些,哪里磕碰了(小的,大的需要及时沟通)等等。
注意:这个时间不能跟家长长谈,若家长或老师有长谈需求可以约时间。
2,每学期的家长约谈/家长会
特殊情况单独约谈家长最好是两位老师一起,一人约谈一人记录,这样一是产生冲突时有人缓和,二是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三是作记录让约谈可见可操作。
约谈家长的原则:
(1)记录
(2)告诉家长或一起探寻一个明确可行的建议
给家长建议时一定是经过充分了解了家庭的现在状况后跟家长一起商讨可行性后给出的。
(3)并且同时需要告知明晰的效果或指标,
例如:①,睡眠变好;②,大便变好;③,社交变好;④,最近可能会发烧
单独面谈家长的时长30-60分钟(如果60分钟还没有面谈结束,说明跑题了)
大致流程:
①家长说(孩子在家的状况,家庭现在的情况)老师记录
②老师说(提出的建议具体如何操作)家长记录
③实施一段时间后寻求家长的反馈
“怎么样?咱上次商量的办法行得通吗?”根据反馈作相应调整。
3,定期举办家长课堂/读书会
4,微信群沟通
微信群沟通要特别小心,可以只在微信群里发布公告或收集建议意见,尽量不要在微信群里直接回复家长的建议,若需要回应可是“已收到”这样的信息。
5,成立家委会,协助家校沟通
6,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体验课),让家长了解课程设置背后的意义。
(二)家校沟通的原则与界限
1,家长给老师的只能是建议;
同样老师给家长的也只能是建议。
2,所有的建议都是关于孩子的。
3,如果想让家长听我说,我要先听ta说。与家长沟通ta关心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跟ta沟通我关心的问题。
4,与家长沟通要避免让家长觉得ta作为父母是挫败的,ta的养育有问题,这会引发担忧、焦虑或愤怒。
5,与家长沟通的原则
分享观察到的具体现象,不做评判,只是描述。描述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客观的不加个人主观评判的来描述事情是需要长期练习的,对于教师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
我看到了红色(描述)
我看到了美丽的红色(加了个人的评判)
6,学校财务、教学越透明,家长越容易配合。
关于财务的透明要把握界限,不是把所有明细都列给家长,可以公示饼图,收入饼和支出饼。
三、冲突的来源
冲突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
1,思考,2,感,3,受,4,行动
1,思考/想法
思考来自于过去,不同的过往经历造成了不同的想法。每个人的想法是不同的,因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经历。
想法不同不会造成冲突,是不接受别人的想法不同才会造成冲突。
尊重别人的想法就是尊重别人的过去,若想要改变想法就要经历与以往不同的感受经历。
评价别人的想法也是不接受别人的过去,可以用回顾来代替评价,用接纳来代替评价。
2,3,感和受
“感”是外在的、客观的,但这个客观因角度的不同会感觉到不一样,不全面。
同样被打了一拳,有人觉得很重,有人觉得轻,每个人的感是不同的。
“受”更加内在,更加主观,同样被拍了一下打招呼,有的人喜欢有的人讨厌,每个人的“受”也是不同的
4,行动
每个人行动也是不同的,例如走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
一起工作(无论是家长与老师之间,还是老师与老师之间)需要
“思考”是“自由”的;
“感~受”是“平等”的,给每个人的每个“感~受”一个机会;
“行动”是“互助”的。
在团队里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感受,但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能有不同的行动。“和而不同”的“和”就是需要有同样的行动。
解决“行动”的不同就是“授权/责”,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由一人负责。
四、大家一起讨论的相关事务
沟通效率 早到、迟到、迟退等 新生入园流程 孩子发生较大事故时 家委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