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房子离不开蓝图,而写作也离不开框架
朋友小明是一间房地产公司的策划,在一次公文汇报中,被上司狠狠批了一顿。
“你这写得是什么垃圾? 满眼都是散乱文字的堆砌、看不到重点和主线、概念模糊不清、逻辑推理不严密、前后论证不合理。”
后来小明拿给我看时,我不禁替他捏了把汗。
好家伙,这东西也能交给你领导,胆子也够肥的。
后来,通过列出主题,重新制定写作框架,才得以通过。
不知大家有没有遇到上述情况,面对写作,毫无逻辑,写的东西都是天南海角,读罢之后让人唾弃不已。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嘻嘻,今天就为各位伙伴带来解决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写作都有哪些结构以及各自的应用场景。
结构1:总分总
总分总是一种常见的写作结构。
在文章开头阐述主题,表明总论点; 中间部分阐述论点,或者讲述故事来支撑自己的论点; 结尾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在“分”的部分,我们根据不同的素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并列方式、递进方式、对比方式等,填充素材。
但是“分”的信息,建议不超过4个,科学研究发现,大多数人一次只能记住3-4个信息,列举的太多只会增加大脑的负担。 总分总模板的好处就是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写作者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读者也能一目了然
结构2:并列式/清单式结构
最适合入门级别的结构。与总分总最大的不同就是总分总里的分可以用它,但它不能包括总分总。
结构3:递进式结构
随着内容逐渐深入,就像剥洋葱,需要较为强大的思辨能力以及阅读量。
结构4:SCQA结构
SCQA结构也是自媒体文章中常见的写作结构,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构。
SCQA由4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
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情景或事实引入主题;
Complication(冲突):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要求有冲突;
Question(问题):根据前面的冲突,提出问题或者疑问;
Answer(解答):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写作的时候,开头以读者熟悉的场景切入,这个场景与我们的实际情况或者我们的要求有冲突, 针对这种冲突提出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根据问题,给出解决方案,给读者实用的建议。
写在最后
知名摄影师布列松曾说:“对我来说,照相机就是一本写生簿,捕捉即时灵感的工具,你要在瞬间对你所看到的一切提问并做出决定,通过一个有限的取景器向人们解释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这是一种最简单直接的表达,却也需要你集中精力、训练有素、敏感并有几何构图的美感。”
类比到写作,也是如此。
知道结构,内化结构,运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