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思考子女教育

复旦交大毕业找不到工作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2015-04-15  本文已影响22130人  Light_Lou

(转自知乎@郝西哲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658929/answer/43603408

本人上海top2高校本科,今年大四,没找到工作。

今天刚刚反思了好久为什么找不到工作,看到这个问题,于是翻遍了去年以来自己的所有朋友圈、相册、笔记。准备每填完一份网申就来更新一段。

根据我个人的经历,我在求职不得时,心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信期

在八九月校招季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处在自信期的阶段,当时对于一份未来的工作的目标就是:一份能为之奋不顾身的工作。

其实名校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未必是我们口中整天打游戏的loser,在我看下来,很多的是一群对自己缺少定位、盲目自信的人。

在我个人处于自信期的阶段,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1、沉浸在校园内的成就中。2、没有搞清应聘企业的需求。3、过于理想看待未来的工作。

1、 沉浸在校园的成就中。

以我为例,我在大学四年中最痴迷于公益,发起了四五个公益项目,举一个为例。在大学我们每学期招100个人给盲童录有声书。为了更好的音质,我自己跑到学校那儿连坑带骗拿到了一件房间,再跑到两家基金会那儿筹了钱,最后自己建了一个录音室。后来为了给盲童买MP3装有声书,又去到处筹款,大概一年为了这个项目筹了将近八万块。

当时我很天真,觉得如果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一定会收我,因为即便我把在大学做的事情拿到企业里复制一遍,也能为企业的公益形象带来很大的帮助。

但是当后来开始进入“疑惑期”的时候才发现,大学里做的很多事情,在别人眼里,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重要。前面写的这些,在很多不感兴趣的人眼里,也就是一个“校园活动经历”而已。

2、 没有搞清应聘企业的需求

在校招季,最先拿到工作的人,大多是很早决定好自己要从事什么的人。从一开始就决定自己要去什么行业,接下来的每一份实习、比赛、经历都与行业或者工作属性相关。

而像我这样的,就属于一直没搞清楚想去哪里的人。我的整个大学做了四份实习,然而每份实习去的原因基本都是,“这个挺有意思的,去试试”,所以我的实习经历包括了制造业、公益、互联网、教育。所以我相信当时如果拿到我的简历,HR一定会觉得很郁闷“这小子到底想做啥?”

当然,之前的行业经历选择只是企业需求的一个方面,另外例如工作内容,我有一位同学他从一开始就决定未来做HR,所以每一份实习都是HR相关。而像我,又试过运营,又试过数据,还试过市场,如果我的简历被HR拿到,估计他还是那句话“这小子到底想做啥?”

自信期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楚企业需求,所以当时觉得自己好厉害,啥都会啥都懂啥都尝试过。

3、 过于理想看待未来的工作

这一点就是被很多人诟病的,有时候名校毕业生挑三拣四…

但是对于我们个人,因为太理想化,又被很多人教育“第一份工作尤为重要”,所以做选择的时候(只是选择是否申请),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希望找一份奋不顾身奋斗一生的工作。

正是因为这样,在秋招最热闹,大量公司职位放出的时候,我们放弃投递一些公司的原因其实挺可笑的。“我不想一辈子卖奶粉!”“我不要一辈子卖啤酒!”“我觉得这个公司好Low啊!”“他们连招聘页面都做得那么渣里面的人一定不用心干活我不要去!”

其实对于“高贵冷艳”的名校生而言,做选择和放弃的时候理由就像上面那么简单…

第二阶段:淡定期

在自信期之后就进入了淡定期,此时一般是已经投了好几家公司,然后等待和准备面试笔试的阶段。这一阶段既有自信期的成分,认为总会能至少得到一两家企业,也有一定“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即便失败了还有很多机会。

而对于我来说,淡定期心理的产生原因也是以下三点:1、小目标带来的未来幻想。2、其他事务带来的充实感。3、大量机会带来的安逸感。

1、小目标带来的未来幻想

记得当时高考填写志愿时候。我在上海,所以高考前就开始填写志愿。在一个圈子的人都确定自己的志愿时,本来紧张的高考备战气氛都得到了缓和:

“你要去哪里?”“我填了同济”“诶同济挺好的啊,可是我不喜欢都工程或者理论,我还是想去财大读经济。”

高考志愿给大家带来的心理预期,让人有一种未来已定的感觉。

而找工作时也一样。“你准备去那个行业啊?”“我想去制造业。”“哇你好不一样,为什么你不去快消呢?”“……”

同样的,对未来的憧憬开始占据之前的情绪。

但找工作不是填志愿,高考时,不管未来怎么样,所有人要做的准备还是一样,好好学习,看书刷题。而找工作时不同职业目标的人,所需要的准备也是不同的,大多数人都忽视了这点。

2、其他事务带来的充实感

即便在大四,想找工作的每个人还是会有不同的事,如果之前交流学习过,那么还要补上之前的课程学分,如果手上还有学生项目或者社团组织,那么还会有各种琐事。

大多数的时候,校园里的事不会和找工作冲突,但至少让学生们忙起来,我们心中想着的就是:“明天还有一个作业没交”“后天就是答辩DDL了”,以及“某某公司开始招聘了”,这时,我们常会觉得这些事的紧迫程度,也差不多。

当然,有时候活动还是会和笔试面试冲突的。有一次我接到一个电话:

“喂?是xxx吗?这里是xxx,能否下周三来xxx进行笔试?”

“不好意思,下周三那个时候我要给被人做一个讲座,上个月就答应好了的”

于是,就这样错过了一个企业。

当然,前两天听到一个同学的故事,他接到HR电话时说的是…“对不起我没时间我要吃饭,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你说吧…”中午聊完,下午又一通电话,于是第二天就签约了…

3、大量机会带来的安逸感

在校招最热闹的时候,有数不尽的公司。如果你上应届生网站,上面会有一排红红的企业招聘通知(红红的代表hot,一般名校生对自己的预期比较高,我们通常只看红的…)。同样的,班级辅导员特别负责,每天会邮件我们第二天的宣讲会信息,基本每天都会抉择到底去哪场宣讲会。

看到有这么多的企业,任何人都有一种“这么多公司还没人要我怎么可能?”的想法。

而对于名校生,可能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较高定位,我当时的典型思想是这样的:

全世界最好的学校有多少,200所差不多吧…如果我能进前200的高校,那进前200的企业没啥问题吧?退几步来说,进个500强也没问题吧。

上面的想法可能有点极端,但是我相信名校生在充满自信时候,或多或少心理深层都会有这样的感想。

当然,当时我们没有意识到:1、虽然企业很多,但是细分到你的那几个目标行业,实际上也没多少,而如果你只看龙头企业,那每个行业就三四家。2、虽然500强看着很多,但是非常多的企业是不面向应届生招募的。

所以,还是太年轻了…

第三阶段:疑惑期

在结束了第一波的招聘之后,我便开始进入了疑惑期。其实疑惑期或多或少占据了整个校招季,只不过在之前自信和淡定的心理占据了更多部分。而在寒假,基本没有职位放出时,闲下来的我们便会开始疑惑。

寒假的时候,我问同学,“为什么身边这么多人都有工作了而我没有?”

“但是如果把他们的工作给你,你要吗?”

我想了想,嗯没错,多数我是不要的,可是话说回来,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工作呢?

所以在这一阶段,我一直在疑惑这个问题,主要疑惑的点分为以下:1、是否要从事本专业的工作?2、是否要全职做公益?3、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1、 是否要从事本专业工作?

我本科是通信工程,成绩不好,在班级也只有后30%。而实际上,很多对未来疑虑的人大多是不够喜欢,或是不够擅长本专业的人。

我并不认为在大学没学到什么东西,相反,我认为在大学,仅仅是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是远超过初中高中的总和的。只是我并不认为自己的长处在技术研究,而且我也很难想象自己会去成为做一名工程师。

大概在大二时就意识到了,自己并不希望成为一名技术人员。于是我不停的在寻找自己喜欢做什么。我觉得自己喜欢和人打交道,喜欢看着一个活动从无到有的产生,喜欢看到自己带着一个团队越来越壮大,也喜欢看到自己做的事情对社会产生了影响。

后来接触了很多人,他们给出的答案基本都是大白话“找你喜欢又擅长的事业”。这一点在很多朋友的回复中也得到,不过我想说的是,在一次听优酷的总裁魏明先生的讲座中,他提到了一点:要小心那些你虽然擅长,但是没有那么喜欢的职业,这可能是一个陷阱。

2、 是否要全职做公益?

从大一开始我就开始了公益活动。可能和很多有些“水”的志愿支教不同,我和我的朋友们有些把公益看作小半份事业,正如1.1中的例子提到的,不再多举例子了。

曾经我以为毕业了全职做公益,马上开始为社会奉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这样会有诸多的考量,我的一位同学,一天晚上我们散步回寝室时,他感慨道:如果他家里有个一两百万的存款,他一定会选择做公益,但是他必须要考虑到赚钱养家的事。

薪资确实是组织很多人做公益的一个原因,而我后来没有选择公益行业的原因确实另外一个。

有一次,我和一位基金会的项目主管聊天,还算深刻的聊到了将公益作为职业的问题。那位姐姐很认真的和我说了很多,大体归结于两点:1、商业也是公益,你解决了大多数人的需求,只要你同样拥有不坏的良心,你依旧在造福着社会。2、对年轻人而言,公益行业并不是个人成长最快的,尤其对于名校生而言,在其他行业去快速成长,最后返回来做公益也是不错的选择。

于是,我感觉自己不会再将“毕业就做公益”作为职业的计划,就这样的转变,让我陷入了更大的疑惑。

3、 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现在社会似乎互联行和创业才是潮流,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直刷知乎看36Kr的学生们来说,觉得仿佛一个创业型的企业才是年轻人最佳的归宿:有效率的团队,个人的快速成长,良好的大环境氛围,直接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而确实也有很多人这样建议我。有一次,在和一位投资人吃饭时。她说了很多,我精简一点:在做职业选择时,找准方向最重要,如果整个大方向和社会方向一致,剩下的就是个人性格和特质的匹配了。

然而,身边也会有不同的声音。有一位私交很好的NGO前辈,她常跟我说这个或者那个创业团队,看着A轮B轮一帆风顺,但是根本看不到未来的方向。而我自己在前往一家互联网创业企业实习过后(B轮,100+人),也意识一点:对于我们而言,创业型团队确实可以让你快速成长,但是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你的小环境两年三年毫无进展,不温不火,而且,当你走出这个团队后,向外界证明自己能力的办法并不像大企业那么多。

(声明:抱歉,对于这个问题,我现在仍然在思索中,所以上述文字一定会有不妥当思考不周的地方,请读者见谅。)

因为疑惑期的思考比较多,所以这一阶段写的多了些。

如果说要总结这一阶段的话,我觉得一位朋友的留言特别得点:听过许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而这一部分的最后一段故事,想和所有年长的前辈们说:

有一次,我和一位画廊老板聊天时,说到了职业选择的问题,她和我说“我不会建议你去选择任何的行业或者工作,因为你现在还小,对社会没有太大的认识,我们说的话会很大的影响你们的判断,所以希望你们还是自己决定。”

所以,如果大家身边,有即将做职业选择的年轻人,希望大家给他们建议的时候,偶尔能想起来,你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那些对社会无甚所知的人造成巨大的影响。

加入”见习“,不浪费青春长知识学技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