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摘录(一)
1.经济学以研究陌生人的互动规律为己任。你将忘记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的均衡世界,迷于由创新精神牵引的非均衡的开放社会。
2.人类面临着四大基本约束: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
3.哪怕物质的总类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
3.有交易就有价格,有价格就有波动;有交易就会产生货币的需求,有货币就有所谓劣币驱逐良币,有货币就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劣币驱逐良币: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通货膨胀: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通货紧缩: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至下跌。
公正与效率
4.公正的背后很可能是效率考量。往往是那些让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积累财富的规则,或是让社会能够健康发展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因为有效,所以公平。
5.公平背后,不是单个人的效率考量,而是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考量。
看得见与看不见的
6.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比较和选择的学问。
7.破窗理论:顽童打破窗户,窗户主人买玻璃,刺激玻璃生产,制造玻璃的工人完成订单,有了钱,可以去买面包,面包工人又可以去买衣服,这样推动了一系列的生产。即:破坏才有进步,多难兴邦。
8.灾难不是繁荣的必要条件。如果窗户没有打破,主人所拥有的资源可以从事其他生产,产生更多的财富。
9.很多环保主义者反对用大量塑料袋包装事物,因为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但这位经济学家说,塑料袋用的越多,食物保鲜的时间就越长,事物的浪费就越少。
我们要看到的不仅仅是用了多少塑料袋,还要看到,如果不用塑料袋,要扔掉多少食物。
10.在破窗理论变种中,看得见的是: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人的衰老、工具落后等问题带来的就业机会以及花费掉的物资;而看不见的,是替代方案所导致的隐形的净损失。
11.认识破窗理论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连经济学家自己往往都说不清楚,那些节省下来的时间、人力和资源能用到什么新的工作和生产上,而那些多花费的物资又会带来多大隐形利益。
要理解好这个问题,得靠一点想象力。
12.有必要澄清一下,并不是凡是看不见的都比看得见的重要。而是说,每当我们做决策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那些暂时还看不见的,甚至是永远也看不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