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线程<锁实现原理>

2019-04-15  本文已影响32人  安仔夏天勤奋

一个对象如果是多个线程的共享资源,应该尽可能在线程类中用属性维护起来,同时考虑在该对象对应的类中使用同步(函数或者代码块)加锁。这样才能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如果了解过线程的生命周期,也会发现就绪、运行这两个生命周期也涉及到了锁的知识。

锁的作用

线程锁其实就是一种保护机制,在多线程的情况下,保证操作数据的正确性与一致性。

锁有那几种?

锁有以下几种:

悲观锁

悲观锁就是在修改数据的时候,采用锁定状态,排斥外部请求的修改。遇到加锁的状态,就必须等待。

悲观锁虽然解决了线程安全的问题,但是在高并发的场景下,会很多这样的修改请求,每个请求都需要等待 “锁”,某些线程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抢到这个“锁”,这种请求就会死在那里。同时这种请求会很多,瞬间增大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结果是可用连接数被耗 尽,系统陷入异常。

以MySQL为例,悲观锁主要是表锁,行锁和间隙锁,叶锁,读锁,因为这些锁在被触发时会引起线程阻塞。每次取数据时都认为其他线程会修改,所以都会加锁(读锁、写锁、行锁等),当其他线程想要访问数据时,都需要阻塞挂起。可以依靠数据库实现,如行锁、读锁和写锁等,都是在操作之前加锁。在Java中,synchronized的思想也是悲观锁。

乐观锁

乐观锁就是先进行操作,如果没有其他线程争用共享数据,那操作就成功了;如果共享数据有争用,产生了冲突,那就再采用其他的补偿措施。(最常见的补偿错误就是不断地重试,直到成功为止)。

乐观锁是相对于悲观锁采用更加宽松的加锁机制,总是认为不会产生并发问题,每次去取数据的时候总认为不会有其他线程对数据进行修改,因此不会上锁,但是在更新时会判断其他线程在这之前有没有对数据进行修改,一般会使用版本号机制或CAS操作实现。

大多数是采用带版本号 (Version)更新。实现这个数据所有请求都有资格去修改,但会获得一个该数据的版本号,只有版本号符合的才能更新成功,其他的返回失败。 这样的话,我们就不需要考虑队列的问题,不过,它会增大CPU的计算开销。

update table set x=x+1, version=version+1 where id=#{id} and version=#{version}; 

乐观锁其实在MySQL中本身不存在,但是MySQL提供了MVCC的机制,支持乐观锁机制。

什么是MVCC,其机制又是什么?

只有在InnoDB引擎下存在,MVCC是为了实现事务的隔离性,通过版本号,避免同一数据在不同事务间的竞争,所说的乐观锁只在事务级别未提交锁和已提交锁时才会生效

MVCC机制:多版本并发控制,保证数据操作在多线程过程中,保证事务隔离的机制,可以降低锁竞争的压力,保证较高的并发量。在每开启一个事务时,会生成一个事务的版本号,被操作的数据会生成一条新的数据行(临时),但是在提交前对其他事务是不可见的,对于数据的更新操作成功,会将这个版本号更新到数据的行中,事务提交成功,将新的版本号更新到此数据行中,这样保证了每个事务操作的数据,都是互不影响的,也不存在锁的问题.

CAS操作方式: 即compare and swap 或者 compare and set,涉及到三个操作数,数据所在的内存值、预期值、新值。当需要更新时,判断当前内存值与之前取到的值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用新值更新,若失败则重试,一般情况下是一个自旋操作,即不断的重试。

独占锁

独占锁即是持有锁的线程只有一个。独占锁是一种悲观保守的加锁策略,它避免了读/读冲突,如果某个只读线程获取锁,则其他读线程都只能等待,这种情况下就限制了不必要的并发性,因为读操作并不会影响数据的一致性。

独占锁其实就是每次只能有一个线程能持有锁,ReentrantLock就是以独占方式实现的互斥锁。

AQS提供也独占锁必须实现的方法,具有独占锁功能的子类,它必须实现tryAcquire、tryRelease、isHeldExclusively等,独占锁获取锁时,设置节点模式为Node.EXCLUSIVE。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
        if (!tryAcquire(arg) &&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selfInterrupt();
}

AQS的ConditionObject只能与ReentrantLock一起使用,它是为了支持条件队列的锁更方便。ConditionObject的signal和await方法都是基于独占锁的,如果线程非锁的独占线程,则会抛出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例如signalAll源码:

public final void signalAll() {
      if (!isHeldExclusively()) throw new 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Node first = firstWaiter;
      if (first != null) doSignalAll(first);
  }

共享锁

共享锁则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获取锁,并发访问 共享资源。共享锁则是一种乐观锁,它放宽了加锁策略,允许多个执行读操作的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

典型的就是读锁——ReentrantReadWriteLock.ReadLock。即多个线程都可以读它,而且不影响其他线程对它的读,但是大家都不能修改它。CyclicBarrier, CountDownLatch和Semaphore也都是共享锁。

AQS提供了也共享锁必须实现的方法,共享锁功能的子类,必须实现tryAcquireShared和tryReleaseShared等方法,带有Shared后缀的方法都是支持共享锁加锁的语义。Semaphore是一种共享锁。共享锁获取锁,节点模式则为Node.SHARED。

private void doAcquireShared(int arg) {
        final Node node = addWaiter(Node.SHARED);
        boolean failed = true;
        .....
}

共享锁的意义

共享锁是为了提高程序的效率,举个例子:数据的操作有读写之分,对于写的操作加锁,保证数据正确性,而对于读的操作如果不加锁,在写读操作同时进行时,读的数据有可能不是最新数据,如果对读操作加独占锁,面对读多写少的程序肯定效率很低,所有就出现了共享锁,对于读的的操作就使用共享的概念,但是对于写的操作则是互斥的,保证了读写的数据操作都一致,在java中上述的锁也叫读写锁。

公平锁

公平锁,顾名思义,它是公平的,可以保证获取锁的线程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获取到锁。

在实现上,公平锁在进行ReentrantLock#lock时,首先会进行tryAcquire()操作。在tryAcquire中,会判断等待队列中是否已经有别的线程在等待了。如果队列中已经有别的线程了,则tryAcquire失败,则将自己加入队列。如果队列中没有别的线程,则进行获取锁的操作。

/**
     * Fair version of tryAcquire. Don't grant access unless
     * recursive call or no waiters or is first.
     **/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Acquire(int acquires) {
      final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
      int c = getState();
      if (c == 0) {
        if (!hasQueuedPredecessors() &&
          compareAndSetState(0, acquires)) {
          setExclusiveOwnerThread(current);
          return true;
        }
      }
      else if (current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int nextc = c + acquires;
        if (nextc < 0)
          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
        setState(nextc);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非公平锁

非公平锁,顾名思义,各个线程获取到锁的顺序,不一定和它们申请的先后顺序一致,有可能后来的线程,反而先获取到了锁。

/**
     * Sync object for non-fair locks
     */
    static final class NonfairSync extends Sync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7316153563782823691L;
        /**
         * Performs lock.  Try immediate barge, backing up to normal
         * acquire on failure.
         */
        final void lock() {
            if (compareAndSetState(0, 1))
                setExclusiveOwnerThread(Thread.currentThread());
            else
                acquire(1);
        }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Acquire(int acquires) {
            return nonfairTryAcquire(acquires);
        }
    }

非公平锁,在进行ReentrantLock#lock时,会直接尝试进行加锁,如果成功,则获取到锁,如果失败,则进行和公平锁相同的动作。

从公平锁和非公平的实现上来看,他们的操作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在lock时,非公平锁会直接先进行尝试加锁的操作。

当前一个线程完成了锁的使用,并且释放了,而且此时等待队列非空时,如果这是有新线程申请锁,那么,公平锁和非公平锁的表现就会出现差异。

分布式锁

分布式锁,这种从事后端的会更加了解,一般分为三种:

参考:https://surlymo.iteye.com/blog/2082684

自旋锁

自旋锁可以使线程在没有取得锁的时候,不被挂起,而转去执行一个空循环,(即所谓的自旋,就是自己执行空循环),若在若干个空循环后,线程如果可以获得锁,则继续执行。若线程依然不能获得锁,才会被挂起。

使用自旋锁后,线程被挂起的几率相对减少,线程执行的连贯性相对加强。因此,对于那些锁竞争不是很激烈,锁占用时间很短的并发线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于锁竞争激烈,单线程锁占用很长时间的并发程序,自旋锁在自旋等待后,往往毅然无法获得对应的锁,不仅仅白白浪费了CPU时间,最终还是免不了被挂起的操作 ,反而浪费了系统的资源。

在JDK1.6中,Java虚拟机提供-XX:+UseSpinning参数来开启自旋锁,使用-XX:PreBlockSpin参数来设置自旋锁等待的次数。

在JDK1.7开始,自旋锁的参数被取消,虚拟机不再支持由用户配置自旋锁,自旋锁总是会执行,自旋锁次数也由虚拟机自动调整。

偏向锁

偏向锁是JDK1.6提出来的一种锁优化的机制。其核心的思想是,如果程序没有竞争,则取消之前已经取得锁的线程同步操作。也就是说,若某一锁被线程获取后,便进入偏向模式,当线程再次请求这个锁时,就无需再进行相关的同步操作了,从而节约了操作时间,如果在此之间有其他的线程进行了锁请求,则锁退出偏向模式。在JVM中使用-XX:+UseBiasedLockin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