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急”的求救
2022-10-27 本文已影响0人
Hello清浅时光
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三家分晋的韩赵魏非但不同仇敌忾对虎狼之秦,反而互相又打了起来。
这次是赵、魏联合欺负最弱小的韩国,进攻华阳(今河南省新郑市北),华阳离韩国的都城新郑已经非常之近。韩国人向秦国求救,秦国本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情并不出兵。
韩国国相于是对纵横家陈筮说:“事情已经非常危急,您虽然生病了,但是还是希望可以连夜奔走一次,救韩国于灭亡之际。”
陈筮(shì)到了秦国,拜见魏冉。
魏冉冷笑说:“事情危急了吗?所以让您来。”
陈筮却说:“不着急。”
魏冉心想你明摆着没有出路了才来找我,现有又摆什么谱,很生气地问:“怎么会不着急呢?”
“韩国要是真被逼急了,转投其他的国家就好了。就是因为还不算紧急,所以来向秦国求救。”
“好,我这就出兵。”
陈筮的谈判策略还是非常有效的,不管将来如何,至少这次借兵的目的是达到了。
在这个案例中,陈筮的处理方式给了今人一个很大的启示,即在和别人谈判的时候切记,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谈判,这样无法抓住对方的痛点,而应该从对方的需求出发,如此才会一击即中。陈筮从秦国的需求出发,击中了秦国的痛点,即如果此时秦国不出兵相救,韩国要么会被魏、赵吞并,要么会向东或向南请求齐国、楚国的帮助,这肯定是秦国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秦国马上出兵,武安君白起以及客卿胡阳率军救韩。八天以后秦军到达,秦军的战斗力自然是赵、魏联军所难以抵挡的。秦军在华阳城下击败魏军,魏将芒卯败逃,俘虏赵、魏三员大将,斩首十三万级。白起又与赵军大将贾偃交战,在黄河中淹死了赵兵降卒二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