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大师——为心灵提供盔甲和武器的好书
1966年 “文革”爆发,杨绛先生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造反派给她剃了“阴阳头”,派她在宿舍院内扫院子,在外文所内打扫厕所。即便是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杨绛先生仍然是泰然自若的样子,就算是打扫厕所,她也能平平静静,然后在打扫好的厕所旁,安安静静地读书。
她在100岁的时候,曾经说过: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言语之间流露出来的那份沉静与淡然,让人心生敬佩。但是,我们想成为杨绛先生那样的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想,我们在孩子调皮时候的暴跳如雷;在公司受委屈的时的候歇斯底里;在马路上顷刻间就会成为“怒路”一族。
那么我们该怎样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呢?美国情绪管理大师伯纳德·金在《情商大师:如何快速成为一个淡定的人》这本书中就给出了解决办法。
伯纳德·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学教授,心理从业四十年,“愤怒失控症”概念发起人,芝加哥愤怒管理教育学校创始人。他在《情商大师》这本书中开篇就提到了:愤怒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常常让人无法捉摸。消极愤怒,特别是导致暴力冲突的愤怒,对人际关系有极大的杀伤力。
伯纳德认为管理自己的情绪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认识愤怒,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是运用正念和自我同情克服消极愤怒。
一、愤怒:一种负面却必不可少的情绪。
并不是所有的愤怒都是不好的,关键是我们对待愤怒的态度。比如说,我们能够对愤怒作出反应,而不是不知所措,这样的愤怒就是健康的。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虽然愤怒了,但是还不至于失去理智,还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我们愤怒到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愤怒,或者采用伤害他人,砸坏物品这样极端的方式来宣泄愤怒,这种愤怒就是非健康的愤怒。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
愤怒,就精神的配置序列而论,属于野兽一般的激情。它能经常反复,是一种残忍而百折不挠的力量,从而成为凶杀的根源,不幸的盟友,伤害和耻辱的帮凶。
可见关于愤怒,很早人们就意识到了它的顽固性。伯纳德也看到了培养健康愤怒的难度,他认为愤怒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情绪。我们每个人都会愤怒,如果要想绝对避免愤怒,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培养健康愤怒。
但是,培养健康愤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面临的11个 挑战:
二、克服消极情绪的两大法宝:正念与自我同情
挑战很多,但是伯纳德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验,总结出了克服这些困难的两大法宝,即正念和自我同情。
正念:
正念,最早来自佛教《四念住经》,它在二千六百年前被佛陀第一次正式介绍,是原始佛教中最核心的禅法。有时正念也被称为“观禅”或“内观禅”。伯纳德认为正念,是培养健康愤怒的方式之一,需要增强好奇心地去观察自己的想法、感觉及身体感受,同时也要观察周围发生的变化。它呼吁同情地、客观地、温和地对待自己。
正念,简单来讲就是一种自我放松、自我观察的状态。把对外观察的眼睛放回到自身,仔细品味观察自己。它有两种训练方式:
正念冥想。这个有点类似于佛教的打坐。内观自己,修身养性。
正念式呼吸。就是在正念冥想的基础上,如果思绪会游离的话,就专注在自己的呼吸上,随着一呼一吸,放松紧张的身心。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且意识到生活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
正念这看似简单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在容易诱发愤怒的场合,做到仅仅是观察,而不采取行动。如果,我们能够在容易愤怒的场合,注意观察自己的情绪,这样可以帮我么有效地控制情绪,不至于不管不顾地发飙。
第三任美国总统,美国独立战争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弗逊处理愤怒情绪的办法是:“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这种办法虽然和伯纳德的说法不一样,但是原理是相同。正念,其实是在训练我们“三思而后行”的能力。
自我同情
自我同情,是心理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领域。美国作家聂夫还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自我同情,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他认为,我们应该停止自我评判,以对自己的同情得到真正的幸福,用慈爱、人性感和完整接纳改变自己的人生!
葛默认为,培养自我同情不仅可以改善与自我的关系,还能够强化与他人的关系。通过向内表达同情,使自己成为更善解人意的人,这也有助于与他人建立关系。自我同情帮你减轻完美主义的强迫症。
伯纳德则认为,自我同情就是对遭遇的体验,需要将观察自己遭遇时的感受隔离出来。也就是说让那个善于观察的你先退居幕后,让感觉与那个觉得痛苦的你产生共鸣。
对于如何培养自我同情,伯纳德在《情商大师》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感受和提升自我同情。回忆或者想象一次对别人或者是自己产生同情的经历。通过经历的在脑海中的回放,当你产生同情感的时候,全方位感受自己当时的感觉,并花一点时间和这种感觉共处,体会同情带来的温暖、关怀、善良和客观。
]从老年时期自己的角度看现在的自己。这种方法类似于“用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生活”的方式。想象自己现在已经90岁了,有九十年的智慧和阅历,通过这样的想象,你会发现,你的观点会有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什么想不明白的、看不开的都能释然了。
通过自我同情,我们会很坦然的面对生活中的不美好,不会对自己过于的苛责,这样我们便能很友好的和自己对话。
陈继儒《小窗幽记》曾经提到过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种淡泊自然的境界是人们所向往的,就像杨绛先生一般无论什么时候都那般沉静自然。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就好像给心灵装上了钢盔铁甲,你也能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