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练习启发:第一次想到建立脑与脑的连接

2020-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胡一凡_非暴教练
非暴力沟通

今天早上我们一起练习了团体请求。团体请求的关键有两点:

刚才在分组讨论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团体请求是否也能和个人请求一样?除了请求具体行动,还可以请求连接。这有很多例子:比如公司的团建破冰、我们练习时的同理圈、发现圈,再比如土地改革时的诉苦大会……这都是让在做团体连接。

团体连接有两层含义。一是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连接。二是促进自己和团体之间的连接。后者需要解释一下。我认为团体也有集体人格,就像一个人一样,有情绪上的喜怒哀乐,有能量的高低,有频率的一致和混乱,有自己的风格和场域,所以,作为团队成员,我们首先要和这个团体人格连接。

团体连接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情感连接,另一种是思维连接。前者比较容易理解,跟在个人身上应用是一样的,后者我认为是在职场上应用非暴力沟通的关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在工作当中,不论是畅快的交流观点,还是头脑风暴,我们也能感受到彼此的连接。因此,我认为在职场当中,除了可以建立心与心的连接,还可以建立脑与脑的连接,并且后者更加实用可操作。思维连接的方法就很多了,比如头脑风暴,比如确认共识,比如同步信息,比如一致的愿景使命价值观。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意图就是建立连接,什么是连接呢?马歇尔博士说就是情意相通,我的理解就是一种亲密感,彼此享受当下。在私人关系领域,这种连接就是看见彼此的感受与需要,那在工作关系领域呢?这种情感连接也很重要,但运用起来似乎总有点不得劲。

当我想到“思维连接”这个词,我豁然开朗。除了情感交流,思维交流我们也经常感受到这种连接,这种亲密感,那么脑与脑的连接是否是适合在职场建立连接的一种可行方式呢?

现在,我并不确定思维连接是否与情感连接是并列关系,还是说思维连接是情感连接的子集,我更倾向于后者。提出这一说法最大的意义是扫清了非暴力沟通在职场运用的障碍,让我们知道,通过思维交流也是可以建立连接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