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诗歌散文系列樱月竹鸣

海滨随笔||薪火一路相传

2025-01-30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滨公园
海滨随笔||薪火一路相传

记得三十二年前的那个秋天,他大学本科毕业后,以一名中学语文的教师身份重新回到了阔别十年的母校。先前教过他的老师,要么已经退休,回到老家;要么已经调离,去了县城;要么已被提拔,在其他学校担任主管教学的领导。除了教学主楼还是先前的样貌,教工宿舍增加了一排平房,西边大门口的一条南北向的大路已经硬化之外,其余的一切变化不大。但对于心心念念想回报母校当年培育之恩他来说,不免会有一种时光飞逝的感慨,潜滋暗长出物是人非的伤怀。

这所学校四周,是一望无尽、平坦如砥的田野。如果天气晴朗,他大多骑着自行车,穿过乡间道路,回家吃饭。每天黄昏下班后的闲暇时光里,他喜欢在田间小道上漫步。记得在母校临近毕业那一年,学校把他和几名尖子生当重点培养对象,为了给他们省出更多复习备考时间,学校领导将教学楼东侧的二楼办公室里腾出来,让他们住在学校。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他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被汉中师范学校录取,毕业后参加国家统一分配,先是在山区任教,后又通过成人高考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参加教育行政管理大专班函授进修,一边工作一边利用寒暑假完成学业;大专毕业后,又参加成人高考,被陕西省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录取,完成了本科段的脱产进修,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用他的话说,第一个十年,完成了学业的精进,从终点又回到起点。

这一路走来,虽然也经历过风风雨雨和坎坷不平,体尝到人间冷暖和世态炎凉,遭遇过误解与挫折打击。但是饮水思源,他依然对母校充满了无限感激之情。这也是他本科毕业后,主动要求回母校任教的原因之一;加之父母年事渐高,也需要尽一份孝心,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于公尽忠,于私尽孝,也算得上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回母校任教的消息,很快传到十里八乡。当年他从这里起飞之时,家乡人敲锣打鼓,从区公所到乡镇到学校和村上,分别派人在学校会合,然后把奖金和喜报送到家中。在当时也成为轰动四邻八舍的新闻,在父老乡亲的口中广为传颂,当地父母教育子女读书奋斗奔前程,把他当作最好的榜样。如今,他终于学成归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母校的栽培之恩,又成为大家交口称赞的对象。毫不夸张地讲,他已成为当地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这种影响甚至超过了十年,他在母校培养的弟子,又以优异的成绩飞过了秦岭,走向祖国各地。

他在母校工作一年后,担任语文教研组长。两年之后,因为教学成绩十分突出,被县中直接挖走。在县中一干就是十年,他先后担任年级组长和语文教研组长,被教育局的劳动人事局评为县级先进教师,收录入当年县志年鉴史料图册中。充满跌宕起伏十年,他在县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众多弟子与他亦师亦友,至今仍有联系。他先后为家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材,也让他从激情四射的热血青年成长为成熟稳健的中年人。

十年后,他应聘从县中去了省城教书。只因为当年读本科时,对西安交通大学充满了向往之情。转眼之间,又是二十年。他培养的一大批优秀学子考入清华、北大、复旦、中国人大等高等学府,其中有许多弟子读博,留学海外,走向世界各地,成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那一簇自母校点燃的薪火,在辗转相传中,照亮了他一生奋斗前行的足迹。

时间刻度——2025.01.31烟雨濛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