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

2018-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壮壮与两儿子

每个小朋友有自己的性格特点

所以说最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

我家的小蛮小朋友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

一次我们去参加一个兴趣班

老师让家长在纸上填写孩子的性格特点

我写到:好强、慢热、玻璃心

就在我刚写完玻璃心这几个字以后

就听到在洗手间门外的小蛮嗷嗷哭起来

我从教室赶往洗手间门外一探究竟

原来洗手前大家排队

小蛮站在第一个

洗手后回来排队他没站在第一个

于是哭了

我看着手里刚填好的那几个性格关键词

默默尴尬的笑了

上帝不会送一个完美的孩子来到你身边

听话、不淘气、爱学习、一切按部就班

这样的孩子反正我没见过

我认为听话=没好奇心➕缺乏创造力

不淘气=不聪明

爱学习=失去天性

一切按部就班=情商低

其实有时候孩子故意去闹

去发脾气正因为他们是孩子

这是他们童年的一部分

等他们长大了

走进现实世界

还有几个大哭大闹不上班的?

还有几个完不成业绩不沮丧的?

还有几个没脸没皮明知故犯的?

但如果孩子真的太过于固执和执拗

我们可以试着时不常的把孩子

往现实世界里拉一拉

当孩子发现

很多事情就是现实的时候

他也就自然的接受了

比如小蛮就是一个好强加玻璃心的矛盾体

他有时候一方面怕一方面又要争

这样的性格纠结到最后会演变出的就是

他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

无数的眼泪经常稀里哗啦掉出来

这样分析看爱哭的小蛮其实是十分要强的

所以当3-5岁的时候小蛮小朋友出现了一个

这个年龄段小朋友都有可能出的问题

那就是不爱去幼儿园。。。

每一个小朋友不爱去幼儿园的时间不一样

有的1年

有的2年

有的长达整个幼儿园时期

但不要忘了他是玻璃心加十分要强也是性格薄弱点

所以一件小事往往就让这个小家伙永远记在心理

有一天小蛮又不想去幼儿园

我告诉他:其实你可以不去幼儿园

他眼睛就亮了:真的吗?真的可以不去幼儿园吗?

我说:真的以后都不去了,但是自此以后你是弟弟,享享是哥哥,你同意吗?

小蛮:行,我同意。

于是那天小蛮没去幼儿园

也就是那天我也在家

着重来让小蛮当一天“弟弟”

开始还很开心

小蛮可以不淋浴跟弟弟一样泡澡

可以吃弟弟的果泥和婴儿糖果

但是后面小蛮渐渐发现不对劲了

首先要改穿尿不湿

其次吃婴儿辅食

然后不许吃冰淇淋和零食

不能玩平板电脑

不许看动画片

还要喝他不喜欢的婴儿奶粉

蛮蛮瞬时受不了啦

开始闷闷不乐

发脾气

最后吵着去姥姥家

我告诉蛮蛮:你去幼儿园是长大的一部分,如果你不去幼儿园,你就没有长大的途径和能力,在家你就永远是个小婴儿,你觉得这样好吗?

蛮蛮:不好

我:马上你就5岁了,很多5岁的孩子都要上学前班了,你做好上学前班的准备了吗?到那个时候,你还会很想念现在的幼儿园时光的。

蛮蛮:要换老师和小朋友吗?

我:是的,你人生每个阶段都会在不同的环境成长,现在是幼儿园,以后是学前班,是小学,是中学,大学甚至还会留学,每个阶段妈妈都希望你认真去度过,但不是较真,做个自然的孩子,享受你人生的每个阶段就好。

蛮蛮:妈妈再说一遍行吗?

我:哈哈哈,是不是好多没听太明白,其实你享受当下就好,妈妈没对你有太多要求,放松就行,别太纠结结果和得失。

蛮蛮其实还是云里雾里,但是他这次点头说好

我知道以后他还会纠结上幼儿园的事情

但自此他没再说不去幼儿园这种话了

从此

去幼儿园她也显得稍微积极配合了很多

这就是孩子

你用心的去解读去引导

他也会真心的跟你交流和反馈

尤其当孩子明白现实的时候

他们会比大人敏感而坚强

会接受他们自己该接受的东西

这就叫成长

你跟孩子说

:我没时间跟你废话

:我很忙,上班晚了就会扣钱

: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我带你很不容易了,你还要闹

:你必须去幼儿园,必须的

甚至拳脚相加。。。

这些一个3-5岁的孩子完全是不能理解也听不懂

但引领孩子到现实世界这个做法我们要适度

不能极端

要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去做

我们大人要明白

很多事情是我们大人必须背负的

很多事情是必须孩子慢慢了解的

我们要把握好度

在保护孩子心灵和促进孩子成长之间

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区间点

做好家长不是为了累死自己

我们做好家长是为了享受有孩子的人生

家长们都请

温柔一些

科学一些

宽容一些

理智一些

平和一些

你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