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末,美国究竟遇到了怎样的危机?
在21世纪之前,美国遇到过两次“经济危机”,一次就是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还有一次就是19世纪末危机。
从现象上看,这两次危机都差不多。首先这两次危机在爆发之前都没什么征兆,不仅没什么征兆,甚至大部分人都对未来非常乐观。
1929年乐观的表现就是股市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股票的总价值相当于美国一年生产总值的10到20倍。而1890年的乐观就是,整个美国基础建设的爆发,比如仅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美国的五大铁路线就全部建成,铁路总长度世界第一,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英国。其次,危机爆发之后,对整体经济和民生有严重的影响。
“大萧条”期间,美国接近1/3的人处于负资产状态,而且几乎没有收入来源,数千家企业破产。而1893年也好不到哪去,仅失业工人就高达300万,600多家银行破产,北太平洋铁路公司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相继倒闭。和“大萧条”时期一样,美国经济眼看就要到崩溃的边缘了。不过,虽然表面上的现象很相似,但两次经济危机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第一,“大萧条”是世界危机,而19世纪末的危机仅限于美国,这个不用多说。第二,“大萧条”的本质是资本社会的金融紊乱,是一场真正的“危机”,但19世纪末的那场,表面看是危机,但实际上只是一个“瓶颈”。
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经济出现了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让美国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国家,迅速转变成一个可以同英国比肩的工业经济大国。
到了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 GDP 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是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让美国人完全不知所措,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分析经济危机,并提出解决办法。最早对“经济危机”做出系统回应的是当时的历史学家特纳(Frederick Jackson Turner),他综合欧洲的贸易快速增长和美国过去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得出一个叫“边疆说”的结论。
特纳认为,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在过去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边疆的不断扩大与开发,大英帝国之所以在全球拥有支配地位,是因为它拥有广袤的殖民地,而美国在过去几十年能获得经济的快速发展,完全是因为美国人对西部边疆的拓展和深度开发,也就是“西进运动”。而现在,美国的西部边疆已经拓展到太平洋了,无法进一步拓展。同时,对边疆的开发,也已经到达相当深的程度,进一步开发的空间也已经基本没有了,理所当然的会陷入“危机”和“停滞”当中。所以特纳会在论文中说道:在美国宪法下生活一百年后,边疆地带消失了。伴随着它的消失,美国第一阶段的历史结束了。既然问题出在边疆上,那就解决边疆问题就可以了,所以在特纳看来,美国要度过眼前的危机,只要想方设法的“开疆拓土”就可以了。
特纳的说法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就算特纳的理论是对的,美国也不可能再拥有大规模开拓边疆的机会,因为首先当时的世界格局已经基本确定,想要进一步开拓边疆,就必然会引起很大的国际争端。仅仅吞并夏威夷,就已经让美国疲于应付了,何况其他的呢。
第二个问题是,特纳的理论本身也有问题,如果美国真的是受限于边疆的话,那发展空间的不足,最多引起经济的“停滞”,而不是深度的危机。所以特纳的理论,既在基础上不正确,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因此,在美国为什么会进入危机这个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继特纳之后,对这个问题提出新见解的是另一个历史学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不过,虽然同为历史学家,与特纳不同的是,马汉不光有学术背景,他还曾经当过海军。也正是因为有海军背景,马汉的视野才能超出美国内部。在马汉看来,美国的经济危机其实并不是危机,而仅仅是“瓶颈”。美国经济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陷入衰退,主要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产能爆发。
马汉认为,因为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内的种种原因,造成了社会产能和社会需求的不平衡,特别是在新一轮大规模基础建设完成之后,美国国内的产能需求进一步收缩,从而引发了经济危机。以当时的钢铁行业为例,当时美国的钢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国内铁路的快速建设,但是当铁路建设告一段落的时候,国内市场不足以消化如此大的钢产量,因此会出现工人大规模失业的现象,而铁路公司也因为没有新的工程而破产,那些贷款给铁路公司的银行也受到牵连,经济危机由此而爆发。
当然,消费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也不仅仅限于钢铁行业。所以,马汉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国内的消费增长,跟不上蒸汽机带来的生产的增长。根据马汉的理论,虽然美国之前的快速发展和“边疆”有很大关系,但此时的“危机”却不是边疆的限制引起的,所以进一步的扩大边疆并不能解决问题,真正需要解决的是需求市场的限制。也就是在内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如何释放过剩的产能。而此时此刻,美国内部的市场已经饱和,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只有一个,就是开拓海外市场。
在过去,开拓海外市场一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占据殖民地,也就是对某一地区实行全权控制,然后把它当作本土之外的海外市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治下的印度。印度原本是英国最大的茶叶产地,而在英国的茶叶产能过剩之后,印度又被英国有意识的改造成茶叶的主要消费地区之一。但是马汉认为,这种模式对于美国并不适用,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在意识形态上,当时的美国人对于殖民地并不认同。第二,对于美国这样地大物博的国家来说,殖民地的性价比不高,美国需要的只是消费市场,而不是像英国那样需要原材料。第三,在19世纪末的时候,全球的殖民地格局,已经被欧洲的几个老牌帝国瓜分完了,美国要想拓展殖民地,就必须和英、法等国展开对抗,就像后来的德国那样。所以,在马汉看来,美国不需要花费大力气开拓殖民地,而只需要不断地扩大国际影响就行了,至于具体该怎么做,我们第二部分再详细说。
总之,在当时看来,马汉不仅找到了导致美国“危机”的真正原因,还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不同于过去的全新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19世纪末“危机”的本质,是生产力过剩。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像过去那样疯狂的开拓殖民地,而是要拓展真正的经济影响力,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