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同学-她
5岁入学,22岁大学毕业,长达18年的学生涯中,我最孤独又最黑暗两年是初二初三,她成为了我当时唯一的救命草。
依稀记得,2003年下,父母为了提高我的学业成绩,突然帮我转学了,从乡镇二中转入洪丰中学(县升学率最好的初中)。我当时是欣喜的,一则要进城了,小激动的;二则在当时的学校,确实遇到了学习的瓶颈。后来才知道那是一段可怕孤独的烙印。
第一天报到的那天情形,至今历历在目,那种自卑绝望深深刻在了心里。性格孤僻,少言寡语,学习成绩差,成我的代名词。第一次模考,成绩是班里倒数几名,同学们嬉笑到听闻是之前学校班里前几的嘛,果然是小地方来的,现在露出真实水准了。落差感很大,不光是学业,也有生活。
不知是不是走了关系交了钱,第一次模拟考后,调到了前排,同桌叫糕糕,她的文科成绩很好,周身散发出清高且难相处的气息。她很安静,基本不主动和我说话,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能和她成为朋友,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她没有选择。她是我在这个学校唯一的朋友,哪怕是在初三分班,我落入普通班,她进入了重点班,我依旧抓住她,就像救命草,一种依附。分班后,我的班级位于一楼,而她的在三楼,我常常给她排队打饭。她不吃饭的时候,也会把特餐票给我(我是学生餐)。周五叔叔来校接她的时候,偶尔也邀请我一起回家,也许是自尊作祟,从未顺车(我和她都住在建设路,两家相隔步行5分钟)。
中考后,我们分道扬镳了,我进了市重点,她如愿进入了她爸爸所在的省重点高中,我们基本断了联系(我和她都是不主动联系的人)。忆起最后的一次见面,还是我大二2010年回老家探亲那次,傍晚散步到她家楼下顺道去看她的,当时陌生而尴尬的氛围,依旧萦绕心头。最后一次联系是2016年她结婚,她给我发了微信邀请函,我回复去,却在当天睡过头没有到高铁站而错过了她的婚礼,从此没联系....我们彼此有对方的微信,我没有屏蔽她的朋友圈,也会留意她的动态,但从不评论从不点赞,没有联络,成为了无言的陌生人。要不是那时的天时地利人和,我和她应该不会成为朋友,也不是朋友,因为朋友是平等的,而我和她是一种救赎关系,她是我的那根救命草,让我甘愿的付出,不计回报。
此文纪念已渐远的我和她,也许我从此不会与她联络,但会一直记得有个她,陪伴了我最痛苦最孤独无援的学生时代。
最后推荐有感歌曲《年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