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借书——月亮与六便士
书名: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 [英] 毛姆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oon and Sixpence
译者: 傅惟慈
出版年: 2009-10
这本个人非常钟爱的小说是大四时看的,一个晚上猫在电脑前读完,被震撼得有点恍惚,直到现在这本小说在我心里也可以排上top10。读完立刻向周围爱读书的朋友安利,并且入手几本纸质书,作为毕业礼物送给了几个好友。今天借出的这本,就是当时买的。
很多人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话: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句话的出处就是来自这本书的名字,是选择现实还是选择理想?
《月亮与六便士》里主人公是位证券经纪人,人届中年后突然抛弃事业与家庭,开始绘画创作……(不剧透)这样的人物如今好像出现得越来越多,那些不想再顾及眼前的苟且,只愿追随诗和远方的人,被时代逼着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看完这本书觉得心生鼓舞,准备即日启程时,我觉得要先问问自己,你是为了追求什么?
如果你是为了生活得更舒适,大概可以回归乡野,如果你是为了追求艺术和创作,那和你在哪儿有很大关系吗?你为了艺术可以放弃多少东西呢?讲真,我一点儿也不认为现在有多少真正的艺术家或者文艺青年,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阅读,无非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读哲学一开始并不是享受论证和逻辑推理给我带来的快乐,只是当下千头万绪,觉得没有能力独立思考。我自知离欣赏哲学、艺术和美还特别遥远。
如今市场上的畅销书和网红们的文章,大多以灵修、励志、治愈、旅行、健身等为主,因为这个时代荒诞的地方在于,人们没有自己坚持的生活哲学,使焦虑成为一种通病。对不能财务自由的焦虑,对要不要换行换工作的焦虑,对作为单身狗的焦虑,对再不环游世界就老了的焦虑,对没有马甲线的焦虑,对不跑马拉松的焦虑……每个人面前仿佛都有无数个怪兽要对抗,这些忙着打怪的人怎么会有时间去真正欣赏艺术和美呢?美太无用了,一点儿生产力也没有。
所以我们信仰的是实用哲学。
小说里的主人公被认为是画家高更的原型,穷困潦倒地到达了艺术顶峰,这是他的人生哲学,也有的人,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生活,这是他的人生哲学,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并不需要相互理解。
所以看完这本书后重要的不是你决定去远方还是留在原地,重要的是,你知道是为什么做这个选择,你坚信它并且可以为它有力辩护。
如何借书:

1、直接在公众号里留言。
2、深圳同城的朋友可以线下给你,非同城付邮费即可。
彩蛋
昨天来还书的妹纸告诉我,她要下个月要离开深圳了,突然觉得很多公众号里的朋友还没来得及认识就要错过,我朋友少,想多认识一些。
我不知道你来的原因,但我只想告诉你,我做这个公众号只为了一点:学会独立思考。我不会发“我有一个朋友”这样的文章,因为我不相信三分热度的鸡汤不能真正改变谁的生活,我觉得,耐心地写作、阅读、观影等方式会更持久有效。
所以,我要提高效率把书借出去啦!好像还不够,那就大家一起互相换书吧。
扫码加群,读书不孤独。欢迎你们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