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工作,奏是这么高效
47.06%的职场人的认为在家工作效率低。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多数人在春节后依然呆在家。有报道说,四成企业让员工在家线上办公,所谓“人在曹营心在汉”、身在家里心系工作是也。
问题来了:身在家里,真能做到心系工作好好上班么?
猎聘对3000余位职场人的问卷调查发现,47.06%的职场人认为,在家办公的工作效率降低了。
根据猎聘发布的《疫情之下职场人洞察报告》,工作效率降低,一方面是因为办公设施不齐全,比如办公工具不齐全、操作工具不能及时同步、需要使用公司的内部系统等,另一方面,43.75%的人认为是没有工作氛围、工作时容易被干扰这类原因导致。
的确,在家工作,一会儿熊孩子叫你陪TA玩,一会儿父母让你去尝尝刚出锅的包子, 一个半小时过去,你的报告才写了57个字。
哪怕没有家人的打扰,你“一不小心”拿起手机刷刷疫情、了解下方舱医院的生活,时光也飞逝如电。
在家工作效率低,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我在大学工作,没有自己的办公室,除了上课,其他工作都在家完成。
有时候工作堆到脖颈了,我就找一家咖啡吧,手挥目送,效率高得多。
但到咖啡吧也有个问题:每次要带的电脑、书、资料特多,实在是肩膀不能承担之重。肿么破?我不禁皱眉开始思考这个哲学问题:在咖啡吧能高效工作,在家为什么就不行?
正好读到一本书《专注力 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里面谈到我们可以模仿自己的成功经历。 《专注力 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怎么模仿自己的成功经历呢?书里这样说:
首先写下一件你通常没法做得跟自己想象中一样好的事
现在想出至少一次你曾经做好的时候
你曾做好的那次有什么不同之处?
下一次你需要做相同的工作时,你将如何运用这一策略?
——《专注力 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原书第2版)P63
虽然我罹患拖延癌,在家工作效率奇低,但在咖啡吧能高效工作,就是我“至少一次曾经做好的时候”。
那在咖啡吧和在家工作,有什么不同?
- 在咖啡吧,我穿戴整整齐齐,还会画个淡妆;在家,我常穿着宽松的居家服;
- 咖啡吧里环境整洁舒适,音乐放得很低,桌子宽大干净,往往还放一盆小绿植;在我家里,不管书桌餐桌,总堆满东西,书房挤满了书,我都不想跨进那道门
- 在咖啡吧,我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优先级:一个半天,只做一件事,一件最重要的事,或一件做完了 ,再做另一件,绝对单线程工作;在家里,经常从无关紧要的事项开始,开始了A事务,不想做了,就做做B,做到一半,再回头做下A,或者干脆做C去了
- 在咖啡吧工作,有明确的时间截点,比如午饭之前一定把某篇文章写完(免得下午还要再去一趟);在家里,除非事情十万火急,一般做到哪里算哪里
- 在咖啡吧,我将手机静音,只在工作告一段落后瞄一眼信息啥的;在家里,一会儿看下手机,过会儿再看下手机,不知道在盼谁的消息……
那我在家,该怎么模仿咖啡吧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方式呢?
先从改造环境开始:根据一个朋友的建议,我把书桌旁书架上的书撤下塞到柜子里关起来——眼不见为净么,改放了几盆好看好养活的花草。把书桌上乱七八糟的电线卷好绑起来,除了电脑、打印机、笔筒,台灯,其他东西全部搬走。
换上出门的衣服,
工作前,把桌面、电脑屏幕、键盘都擦一遍——像高手比武前擦拭自己的剑。
把音乐调到“咖啡吧”模式,音量调低。
想清楚当下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计划几点完成,设好倒计时,放在电脑旁。
电话静音。 关门。
开工。
哈哈,工作搞定!
是什么让我在家也能高效工作?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
目标清晰,有截止时间点;
只专注一个目标,单线程工作;
制造了安静、放松的环境;
实施了抗干扰策略;
改变了着装。
就这样,我在家的效率也能比肩在咖啡馆了。
你可以想想,在公司上班时,除了必备的办公设施,还有哪些因素让你能高效办公?
尽力把这些元素在家里“复制”出来。
当然,你可能会说,孩子、父母的打扰不可避免,你可以跟父母沟通——父母一般是愿意支持孩子工作的。和熊孩子,可能就需要你们一起来制定“可打扰制度”,并通过一些方式来提醒孩子,比如当你门上挂一块红牌(或是孩子最怕的一种怪物图片),表示你不能打扰,无论如何不能打扰;当门上挂一块绿牌(或是孩子喜欢的一种卡通形象什么的),表示孩子可以偷偷溜进你房间,和你玩10分钟。
经过这些努力,你会发现,你终将走出那无法高效工作的47.06%,让你忍不住仰天大笑:在家工作,奏是这么高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