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3)

2023-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虚怀若谷_4a90

今天早上第一时间转发了《新教育教师读书会》报名链接,并报名了“语文教师读书社群”。沉潜热爱,掘井及泉,虽然我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我会不断朝向它。通过读书会,可以让知识结构更完整,让课堂更幸福。

今天下午开学,本次轮我负责接送校车,陆陆续续地包括在接送车上听担当者行动“整本书共读”课程。魏老师说,人因遭遇而改变。作为教师,如果能让学生因遭遇到我们而发生改变,这将是职业生涯最有意义的事。我在想,自己除了持续关注留守儿童阅读,用童书滋养童年之外,对班级特殊的学生还能做些什么?这的确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我也知道,太难,我应该做不到。

我一边听严老师分享《西游记》共读,一边思考新网师第7次作业:《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应该精读的内容是什么?是不是可以从故事的经典性以及故事主人公觉醒历程的重点片段进行选择。略读的内容就是除此之外的吧。如《丑小鸭》《小人鱼》《豌豆公主》《坚定的锡兵》这些经典的故事需要借助鱼骨图梳理情节,设计指向大概念的问题引发思考,进而带孩子完成一次心理上的成长。

下午班主任反映有家长不经意提到周末语文作业比数学多的问题。我先自我反思:一是作业到底多吗?显然不多,但也不少。肯定比平时周末多一点。因为要考试。然后了解情况,换位思考,明白了家长所谓的“多”,原来是没有看清作业要求,把让“读”的部分看成了“抄写”,那就真是辛苦孩子了。二是作业尽量在班里给学生表述清楚,本次因为开家长会没能提前安排作业。三是周末我在群里看到铭扬抄写了,为什么不及时提醒和阻止。可能,我内心觉得,让孩子和家长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吧。再或者,我也是默认的。可见,人会忽略内心深处的意识,这应该算是“自私”吧。

晚上,阅读《女巫一定要死》。回想到了《安徒生童话》在我童年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有毒的纺锤”和睡美人,还有那座封锁的宫殿。直到现在,看到学校那座爬墙虎搭成的长廊,我还会联想到那座沉睡了一百年的宫殿。

女巫为何要死?原来童话故事是为了完成它所要达成的心理任务。这个心理指的是儿童通过故事,对自我潜意识中存在的矛盾、冲突以及挣扎做一次抉择。当女巫以极残忍的仪式死的那一刻,儿童的内心也战胜了自己,获得了自我肯定。从此,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怀疑便逐步减少。但是,这样的自我怀疑还会不断地出现,所以要一次次回到故事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