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自我
一个人呆在寝室看了两天书,就有些受不了了。今天依然同往常一样早起,却没有去晨跑,只是买了个早饭就回了。想想今天早晨该把《如何阅读一本书》看完才能休息,可惜眼皮越来越沉重,大脑也越来越不听使唤,最后索性返回床上睡个够。起床强迫自己把那本书翻完,内心却有些寡淡无味。 这本书里面提到的许多阅读规则我都忘记了,唯独对作者提倡的阅读态度印象深刻。作者强调阅读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行为,甚至是一种充满热情的活动。我却做不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我对阅读缺乏兴趣,我的阅读行为往往是被动的,是基于增长知识的。在阅读过程中,我的心灵在沉睡,我的大脑被封锁。我只懂接受,不懂如何与作者进行对话。于是,读得越多,身心越疲惫。 这样的阅读如何成为一个良性循环呢?尤其是阅读文学类的作品,还需要想象力的参与,需要全身心的融入,才可能领略到文学空间的空灵与美妙。我想起自己先后读过《红楼梦》两遍,感触却不深。除了记住里面部分人物和情节,真的不知道这本书经典在何处。反而是最近听了蒋勋老师细说红楼的音频后,才有所领悟,才明白曹雪芹深刻的思想与洞察力。 或许这与我的性格和思维习惯有关,我为人处事太被动了些,连阅读都是被动地接受,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我根本还没有打开文学殿堂的大门。越是如此,我越是急切。越是急切,就越找不到感觉。艾德勒认为阅读“主要的目标是要读得好,而不是读得广”。或许我该在一些作家、学者、大师的引领下,潜心静气,好好欣赏、品读几本经典书籍,找到阅读的感觉,唤醒沉睡的自我。 越是伟人,越拥有真正的自我。牛顿在年老时曾写道:“我并不知道我在世人眼中是什么模样,对我来说,我似乎只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男孩,不时找一颗平滑的卵石,或是比较美丽的贝壳来取悦自己。”“取悦自己”真的很重要!